平陆运河最大施工船“天骅”轮完成攻坚使命离港

3月10日,大型绞吸挖泥船“天骅”轮在钦州海事部门的安全保障下顺利穿过平陆运河沙井钦江大桥保通桥缓缓驶向外海,完成其在平陆运河15标段的建设攻坚使命。

3月10日 “天骅”轮在海事部门监护下通过钦江沙井保通桥进入茅尾海。蒋瑞卿 摄

“天骅”轮于2024年6月投入平陆运河入海口端15标段建设,是在钦江内河段施工的最大船舶,船体总长113.4米,型宽19.6米,吃水深度4.8米,最大挖深28米,总装机功率12612千瓦,绞刀功率1400千瓦,标准疏浚产量3500立方米/小时,标准工况下泥沙输送距离可达4公里。

据了解,“天骅”轮施工区域主要位于钦江沙井大桥上游附近,临近钦江入海口,面临两岸红树林滩涂面积大、航道施工进入船只多,越往上游潮差越影响抛泥施工等挑战。“天骅”采用绞刀深挖远程投送、浮式围栏保护环境等灵活的方式,保障了在推进航道深挖的同时有效保护红树林,在9个月的施工期内,完成钦江入海口段疏浚施工约140万立方米的攻坚任务,实现了“一流工期控制目标”与有效保护沿岸红树林、维护水质生态环境的双促进。

3月10日“天骅”轮离开施工区域驶往茅尾海。蒋瑞卿 摄

钦州海事局平陆运河监管工作组负责人周起扬介绍,为认真贯彻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要求,钦州海事局全力做好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工作,设立了平陆运河海事政务服务专窗,提供政务上门服务,自开工以来共对运河各标段签发水上水下作业和活动许可证51份,办理船舶进退场许可214艘次,完成船舶进场安全核验381艘次,让施工船舶能快速进场施工;利用“海事通”等智慧监管手段对施工船舶、船员实施动态监管,对施工作业现场、安全警戒以及施工船舶防污染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检查,督促施工单位确保各项通航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为实现“一流工期控制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骅”轮离开后,平陆运河15标段将继续采用小型施工船完成的局部疏浚,确保标段保质保量顺利完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888 记者:阮晓莹 通讯员:蒋瑞卿 编辑:陈碧莹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农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