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
政协建言 委员心声
政协第十二届南宁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3月15日至17日召开,来自全市各族各界的400多名委员在南宁共聚一堂,共商经济社会发展大计。
本次会议期间,再次开设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 政协建言 委员心声”栏目,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分三期就大家关心的话题接受采访。
在第三期访谈中,市政协委员蓝斌、市政协常委邓华、市政协委员刘秀东分别围绕涉外法治建设、推进武鸣沃柑出口贸易、加强富硒产业科技创新等话题答记者问,并结合自身所在领域实际畅谈感受,提出意见建议。
第三期节目现场。记者 潘浩 摄
“加快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建设”
——市政协委员、南宁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广西法顺律师事务所主任蓝斌
当前,南宁正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对外经贸活动日益频繁,如何以法治“软实力”夯实开放“硬支撑”,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蓝斌认为,要鼓励南宁市律师事务所高水平“走出去”,支持境外知名律师事务所高质量“请进来”。建议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对南宁市律所开展涉外法律业务给予办公场地补贴等支持。吸引更多知名境外律师事务所在南宁设立联络点或办事处,不断扩大涉外法治“朋友圈”。同时,加大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涉外律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涉外律师队伍。
蓝斌建议,要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加大企业投资东盟的法律服务力度。开发“中国—东盟跨境法律数据库”,整合东盟国家法律法规、判例、投资指南等中英文信息,实现动态更新与智能检索。开通线上法律咨询平台,提供多语种实时翻译服务,降低企业跨境沟通成本。建立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清单,为重点企业提供“法律顾问结对”服务,为企业跨境项目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涉外法律服务,维护南宁市“走出去”企业的合法权益。
“培育壮大出口基地,建设国际化现代农业样板”
——市政协常委、武鸣区政协副主席邓华
武鸣区作为全国沃柑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县区,近年来沃柑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沃柑已成为武鸣区重要的农产品,如何让武鸣沃柑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实现沃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邓华认为,要培育壮大出口基地,建设国际化现代农业样板。健全市、县(区)、镇三级监管及检测农残管理机构,联合海关部门定期开展出口管理业务培训,建设一批优质高产沃柑出口示范基地。关注沃柑出口在企业培育、基地建设及公共检测平台服务等方面事项,扩大出口配额。
邓华建议,要完善沃柑出口配套设施,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建设和完善对应沃柑出口的配套设施,满足出口目标国对产品的包装、冷藏、熏蒸等的入市要求。培育从事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经营实体,企业抱团开展境外贸易业务,合力推动武鸣沃柑出口。
邓华认为,要强化政策扶持,创建农业合作开放新模式。加大政府服务力度,设置南宁市沃柑发展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创建海外仓,完善境外营销网络。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贸易政策,优化监管退税服务,加快通关速度,确保高效和低成本出口,促进沃柑产业不断发展。
“加快做强做大富硒产业
”——市政协委员、广西东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秀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富硒产业能有效推动南宁市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近年来,南宁市在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如何更有效地在富硒土壤资源优势挖掘、富硒产业深加工和产业链延长等方面进一步发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刘秀东认为,要创新“硒引力”、赋能“硒富力”,科技引领与产业扶持无缝对接。充分利用广西富硒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平台,将科技创新资金与产业扶持资金形成有机衔接。整合全市资源,实现富硒产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刘秀东建议,加大富硒等大健康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力度。开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富硒精深加工产品,整合和规范发展各类富硒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园区,加快做强做大富硒产业。
刘秀东认为,要搭建富硒等大健康产品智慧云数据平台。同时,拓展形式多样的富硒等大健康产品的销售模式,打造南宁特色“网红”富硒产品。建设一批集聚优质富硒资源优势与美丽生态优势于一体的“硒康养中心”,打造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进入专题
观看更多报道
↓↓↓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