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时有一个老妪没有子嗣,后来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蛇。小蛇伤好后不肯离去,老妪便对小蛇说:人畜有别,我们人是没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弃你的尾巴。
后来老妪就把小蛇的尾巴斩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变短了,于是人们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壮语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壮语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们就把老妪叫做“乜掘”,“乜”是壮语母亲的意思。从此,乜掘就把特掘当成儿子一样养着。
后来,老妪年老去世了,邻居们把老妪入殓后,便对小蛇说:特掘呀,特掘!她平日里视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么给她尽孝。小蛇仿佛听懂了人话,眨了眨眼睛,忽然风雨大作,一阵狂风就把老妪的灵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上面去了。
那时正值三月初三前后,后来每逢此时,大明山地区出现极端天气如暴风雨或者冰雹,当地人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了。
人们为了歌颂老妪的伟大品质和传颂孝道,便给这位老妪立“龙母庙”。人们会在三月初一时采枫树枝插在门缝和窗缝上,在三月初三时做五色糯米饭,祭拜自己的祖先和龙母庙,之后便有了三月初三扫墓祭祖的传统。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