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回暖,诺如病毒感染进入高发期,很多人被它折腾得苦不堪言。这种病毒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招”。为了不让您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全方位探秘诺如病毒,学会如何有效预防。
一、认识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它的“个头”极小,直径为27~32纳米。别看它小,“威力”却不容小觑,它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剂量低、环境抵抗力强等特点。
二、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1.食物和水传播: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如被污染的贝类海产品、沙拉、凉拌菜等,饮用未经处理或消毒不彻底的水,像受污染的井水、河水,或者公共供水系统出现故障时被污染的自来水,都可能感染病毒。
2.气溶胶传播:在密闭空间中,诺如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例如,患者呕吐或腹泻时,会产生含有诺如病毒的气溶胶,在相对封闭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这些气溶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中,若被他人吸入,就可能引发感染。
3.接触传播: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含有大量病毒,当健康人接触到这些污染物后,若未及时洗手就触摸口鼻、眼睛等部位,病毒便会趁机侵入。另外,共用的物品如门把手、玩具、键盘、电梯按钮等,若被患者接触过,后续接触者稍不留意就会被感染。
三、感染诺如病毒后的症状表现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较短,通常为12~48小时,感染后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一般呕吐较为剧烈,可能频繁发作;腹泻则表现为水样便,一天数次至十余次,导致身体大量失水。同时,患者还常常伴有腹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多为痉挛性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性症状。儿童往往以呕吐为主,成人则多表现为腹泻。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病程一般在2~3天可自行缓解。然而,对于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感染诺如病毒后持续的呕吐和腹泻可能引发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四、诺如病毒的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搓洗双手至少20秒,确保手心、手背、手指缝、指甲缝等部位都能得到充分清洁。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更要及时洗手。
2.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好口罩。在人员密集的环境中,病毒传播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佩戴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毒的吸入。
3.注意饮食卫生:“病从口入”在诺如病毒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饮食安全不容忽视。海鲜、肉类等食物一定要彻底煮熟后再食用,尤其是贝类海产品。饮用水要选择烧开的开水或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水源,杜绝饮用生水。在烹饪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及容器处理生熟食品,避免交叉污染。
4.做好家庭清洁消毒:家中的家具表面、门把手以及水龙头这些大家频繁触碰的部位,要定期清洁消毒,用按合适比例稀释后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者喷洒均可。患者使用过的餐具、穿过的衣物等,要单独清洗,洗完后还需高温消毒。当家庭成员出现胃肠炎症状时,应对其排泄物和呕吐物进行规范处理,并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的物品和表面进行彻底消毒。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频繁恶心、呕吐不止、腹泻不停、腹痛等症状时,一定要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居家休养期间,要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与电解质,可以适当地喝一些淡盐水,或者按医嘱口服补液盐,这些举措能有效避免脱水情况的出现。
虽然诺如病毒有着极强的传染性,但大家也不必恐慌,只要我们增强防范意识,做好个人卫生、饮食安全以及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等防范措施,感染风险就会被大大降低。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自己、为家人、为身边的每一个人,搭建起一座坚如磐石的防护堡垒,彻底将诺如病毒拒之门外,从而切实保障我们和身边人的健康!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