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 在南宁民歌湖盛大启幕,这一让人目不暇接的活动亮点频出, “三月三” 这个满载多民族文化记忆的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完美交融,成功实现了传统节日的现代蝶变。
古今对话,是今年“三月三”活动最显著的特点。民歌湖新建成的风雨桥与会展中心的朱槿花厅相映成趣,展开了古老与现代的对话。湖面呈现的东盟“水上市集”,岸上展示的非遗作品,壮锦图纹印上了丝巾,粤剧脸谱被制作成创意美食……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分享。
科技赋能,成为 “三月三” 蝶变的重要助力。AI机器人与歌手激情对唱,数字孪生技术复刻的"刘三姐"与游客跨时空对歌,身着壮锦马甲的机器人跳起酷炫街舞,无人机在邕江夜空拼出绣球图腾,古老的壮族文化与前沿科技、潮流艺术碰撞出耀眼火花。
搭乘着互联网快车,“三月三”得以更迅速地“出圈”。社交媒体上,“三月三”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网友们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分享节日里的精彩瞬间,使这个区域性的传统节日走向全国、飞身世界。
漫步“三月三”期间的广西街头, “歌圩巴士”穿行城市,不时可见身着绚丽少数民族服饰的人,这些流动的民族文化符号,为节日增添了别样的活力 ,让人感受到民族文化正以鲜活澎湃的方式传播传承。
2025年的春风里,广西三月三已不仅是山歌与绣球的代名词,这场持续千年的歌圩盛会,让传统文化从博物馆走向生活场景,从怀旧符号变为生活时尚,正用最潮的方式唱出时代新声。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