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态之下,算法如何“向上向善”?

当今数字化时代,人们常常疑惑:为什么自己一说什么,手机就会推送相关内容,手机是不是在偷听说话?

3月30日,以“系统性变革 智能化传播:网络媒体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这是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和大模型工具,每天都在产生和传播着海量的信息。推荐算法的出现,为互联网平台信息分发提供了高效的方案,也成为了行业的标配,算法今天已经无处不在。但算法也伴生了“信息茧房”等乱象,加强算法治理备受各界关注。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互联网企业代表,围绕算法造成的“信息茧房”“操控榜单”“大数据杀熟”等热门话题,共同探索如何助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算法很像我们做菜时放的盐”

关于手机是不是在偷听说话的问题,小红书总编辑、副总裁许磊对此进行了反馈:“这种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

他说,首先,从企业能不能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未经用户允许获取用户数据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平台若触犯将面临高额处罚甚至刑事责任,所以,这种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

“我用DeepSeek问过这个问题,以一个日活过亿的App为例,若每天录音一小时并上传,每年成本超260亿元,若24小时则高达6000多亿元,成本难以承受。”许磊表示,其次,从企业想不想做来看,在实操层面,录音上传会使手机掉电严重,一小时可能掉电30%以上,不具可行性。另外,推荐算法更注重数据的准确度和有用性,这类语音信息属于低效数据杂音,对推荐帮助不大。

算法作为内容分发的核心枢纽,其价值导向直接影响网络空间生态。

“算法很像我们做菜时放的盐,我们需要算法创造的价值和带来的便利,也要正视算法带来的诸多挑战。”腾讯公司副总裁陈勇以“盐与菜”比喻算法角色,强调高效可用、安全可靠、透明可知、自主可控的原则。

“数字时代,算法既是技术创新的引擎,也是社会治理的课题。”快手科技联合创始人杨远熙表示,算法作为数字时代的技术核心,必须坚持公平性、透明性和向善性,以科技之力守护用户权益,共建清朗网络生态。快手通过“规则+技术+人工”的三维治理体系,确保算法服务于健康生态。

“让算法做到尊重人、不伤害”

“要充分考虑数字社会中的人—机关系,以人为本、将人作为中心,让算法做到尊重人、不伤害。”阿里巴巴集团安全总裁钱磊表示,要看到那些容易被算法忽视、被技术边缘化的人群,要让算法学会包容、作出改变,尊重不同群体的特殊诉求,并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何让民众又好又快且轻松地理解这些技术难题?

“让用户理解算法对平台发展大有益处,用户理解后才会信任平台并长期使用。”哔哩哔哩算法安全委员会执行主席张强介绍说,B站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网信部门指导下,制作关于视频投稿到平台后分发全流程的动画视频,并在官方账号发布,将诸如推荐系统里“协同过滤”这类技术性概念,转化为“跟你兴趣相关一致的人最喜欢看什么”,帮助普通用户更好地理解算法推广内容的机制;另一方面,在产品设计上,当用户点赞视频时,系统提示“感谢您的推荐,视频将会获得更多的曝光”,让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实时感受自身与平台的交互对算法的影响,从而直观理解算法在个人推荐中的作用。

“如果没有算法,我们很难在一天内帮助200万骑手,为将近7000万的用户来提供配送服务。也就是在高峰期的时候,每分钟有几十万的订单,要通过算法来完成匹配。”美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陈荣凯说,算法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不能只追求效率,要更多地考虑综合平衡。

“算法是有价值观的,要体现向上向善的意识。”陈荣凯说,目前美团在逐步取消对骑手的超时罚款,更多的采取正向激励措施。

抖音总裁韩尚佑宣布,“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已正式上线,面向社会公开抖音算法原理、社区规范、治理体系和用户服务机制,最终实现算法的向上和向善,让科技进步服务于美好生活。

化解“信息茧房”之困

“作为开放的社交媒体平台,除了政务和媒体微博等主要内容生态外,微博上活跃着近200万各领域头部博主。”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为激发他们的正向引导价值,微博积极进行算法升级,引导头部博主等自媒体向上向善。

据介绍,微博正在开展“跨域博主”计划,帮助高影响力博主进行破圈生产,进而引导更多粉丝和普通用户关注正能量热点内容。

韩尚佑表示,在实践中发现,只推荐单一内容,会使用户很快厌倦,导致用户体验下降。因而,消除“信息茧房”是平台和用户共同的目标。

陈勇表示,腾讯将陆续构建更丰富的“破茧”功能矩阵,并提供用户指引,包括便捷关闭个性化推荐、“不感兴趣”等负反馈、内容多样性综合评估和推荐类目自定义等多种能力,通过算法迭代和体验优化的双支点,让用户找得到、用得上、有实效。

“京东设立算法合规审查机制,对算法模型进行多维度偏见检测,并持续优化训练数据与决策逻辑。”京东集团副总裁王冠之介绍,比如在商品推荐、流量分配等场景中,通过动态评估与调整,避免因数据偏差导致的不公,确保不同群体用户享有平等权益。

与会代表还认为,在数字时代浪潮中,推荐算法不能仅仅聚焦于技术的革新与迭代,更应当将目光精准投向人的多元需求。唯有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促使科技发展与价值引领并驾齐驱、同频共振,借助制度层面的创新突破、机制运行的透明化以及技术领域的协同共治,算法治理方能稳步迈向更加公平、智能且富有温度的理想方向。

阅读量:456 记者:伍永志 岑琴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汤洁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