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上南宁③ | 酸甜又上头!TA是南宁餐桌的夏日限定款“顶流”

点击上方图片
一起“粉”上南宁↑

 

广西米粉的种类之多

大概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广西人做不出来的

论形态,可长可宽可圆可扁

论烹饪,可煮可炒可蒸可拌

论口味,可酸可辣可香可鲜

在广西,唱山歌未必都擅长;至于嗍粉,人人都是行家。广西人的一天可以用一碗米粉开始,也可以用一碗米粉结束。广西的粉,堪称广西早餐的“半壁江山”——百色烧鸭粉、崇左鸡肉粉、钦州猪脚粉、贵港东龙酸粉、河池煮粉、北海蟹仔粉……

在南宁,有这么一句老话

“夏天吃酸粉,病猫都精神”

有一种味道一直在南宁人的记忆中

五味当中

酸是南宁地道的本土原生味道

垂涎欲滴的味道在口中盘旋

刺激的味道绽放你的味蕾

无论是酸嘢还是宾阳酸粉

都能在众多美食中脱颖而出

成为夏季最畅销的“产品”

可以说

宾阳酸粉是南宁的夏日限定款“顶流”

远在宋代就有传

“宾州酸粉,酸甜爽口

解馋下酒,一醉方休”

南宁宾阳酸粉

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地域:广西 南宁

宾阳酸粉诞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10年宾阳酸粉制作技艺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宾阳酸粉,原始名为“宾州酸粉”,是宾阳的特色美食,宾阳酸粉作为爽口消暑的夏日食品,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诱人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风味闻名八桂大地。

宾阳酸粉历史悠久,它以特有的民间风味闻名宾阳县内外。盛夏时节吃上一碗,顿感凉爽透体、心旷神怡、精神倍增。宾阳酸粉粉质雪白细嫩,配料金黄喷香,上面放上几片清脆的酸黄瓜和少许鲜红的辣椒末,令人垂涎欲滴,其口感爽滑、酸甜适中,混合独有配料,柔滑香脆兼而有之,顿使人胃口大开。

酸粉看似简单,制作过程却也相当讲究。宾阳酸粉的可口与否关键在于蒸粉、调酱水和腊牛肉巴这三项绝活上。蒸粉时把用大米磨成的米浆均匀地铺在蒸托上,磨米浆的用具必须要用土制的石磨,米浆也要反复漂,不定时换水。米浆要磨得不稠不稀,铺托时要铺得不厚不薄,起托时把整块粉条从托上翻出,晾于竹竿上,待冷却才叠成长形卷条,并在粉面抹上一层花生油,既清香又好剥离一层层的米粉,若不经晾干,切出来的粉条就失去了它的爽滑口感。

宾阳酸粉佐料之配制亦十分考究,酱水是酸粉的主味,酸粉特有的酸甜滋味全在酱水中,因此酸汁一定要用米醋。米醋配入适量蔗糖,用糖醋、蒜末调一锅可口的酱水,这全靠师傅的经验。牛肉巴是酸粉的点睛之笔,把牛肉切成薄片,加入盐、糖、香料等煮熟,然后烘干,再加入芝麻油用温火烩,直到沥去八成水分,才算功成。这半透明的牛肉巴,香甜酥韧,也愈发衬托出酸粉的爽滑。一大碗由橙红的酱汁、嫩白的粉条、透红的牛肉巴、金色的炸肉、翠青的酸黄瓜、鲜红的辣椒组成的色香味俱全的宾阳酸粉,如何不让人胃口大开?

近年来,宾阳酸粉不断发展壮大,仅仅在宾阳南街,就有磨记、曾记、邹家、关弟、陈家、吴家、颜十五等30多家门店。各家酸粉店推陈出新,不断研制属于自家的酸粉味道,也拥有各自的“粉丝群”,酸粉成为了南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到南宁旅游的外地游客享用了一碗宾阳酸粉后,都表示不虚此行。

现在,宾阳酸粉成了享誉八桂的特色名小吃。1995年,宾阳酸粉参加全区名菜、名点、名小吃评比活动,荣获“优秀小吃”称号,2000年又被授予“名小吃”称号。凭着对美食的热爱,许多酸粉店坚持守正创新的精神,不断提升宾阳酸粉品质,进一步提升、丰富酸粉味道,让宾阳酸粉成为宾阳饮食文化中一个美味的标签。

一碗平常的宾阳酸粉,带着历史的韵味,把千余年的匠心都汇聚起来。它不单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感的体现。

综合 | 广西日报、宾阳发布、宾阳县融媒体中心、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商标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570 编辑: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