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上市后,一辆辆满载沃柑的货车从武鸣发往泰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地。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沈程/摄
近日,武鸣沃柑远赴重洋,上架泰国尚泰超市。(受访者供图)
果农在武鸣区双桥镇苏宫村果园基地采收沃柑。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徐天保/摄
“南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大行动”系列报道④
“大家好,这是在泰国尚泰超市销售的沃柑,相当漂亮!”
4月11日,武鸣沃柑正式登陆泰国。武鸣沃柑联合会会长罗增桂对着视频镜头热情地介绍:“这一袋0.8公斤的沃柑,售价109泰铢,接近24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沃柑原产地——南宁市武鸣区,一辆辆满载沃柑的物流车,密集发往世界各地。两天后,今年首柜发往伊拉克的25吨沃柑,从广西起凤橘洲果业有限公司发车,预计20天后到达。
中国沃柑看武鸣,“沃”的感觉真好!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自2012年引进沃柑种植以来,武鸣坚持科学化的种植管理,推进沃柑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经过13年的蓬勃发展,产品远销至俄罗斯、加拿大等欧美国家以及新加坡、越南、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从2024年底采摘季开始,武鸣沃柑出口已突破20万吨,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45%。
这抹被称为“北纬23°的味觉奇迹”,从国内团宠到海外当宠,何以能一路如此之“甜”?近日,记者在武鸣探访中找寻答案。
1 育好苗——
优选优育保障“品质硕果”
4月10日,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记者走进武鸣沃柑种苗繁育中心,放眼望去,一片翠绿。
经过消杀后,记者进入2号容器苗繁育网室,湿润的草木气息扑面而来:140组育苗床呈双排阵列铺开,2000多个黑色育苗杯在苗床上齐整码放,一株株单干芽苗挺立于杯中,新生叶片在智能养护下泛着光泽。
“这批无病害的健康杯苗已经培育了11个月,即将供应给周边的标准化果园。”繁育中心生产技术主管张建恒介绍。他们可根据土壤情况和苗木生长周期自动调节灌溉量,实现精准灌溉与科学施肥,使苗木成活率得以大幅提升。
曾几何时,武鸣的沃柑种苗市场因带病苗木流通而暗藏危机,果园、农户稍不留意就会误购“定时炸弹”。
沃柑想“走出去”,源头培育必须要优。2014年起,武鸣区加强与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邀请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种植技术,精准指导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运行,进一步优化种质资源。
经过多年努力,去年1月,占地148亩的武鸣沃柑种苗繁育中心正式建成,目前已培育近50万株无病毒沃柑种苗,将来年产能可达100—150万株。这一“种苗摇篮”,构建起了从砧木脱毒到种苗培育的全链条管控体系,为沃柑源源不断地输送纯正、健康、优质的种苗。
“你看,这是好种苗结出的果实,果皮光滑细腻,果肉甜蜜多汁。”该中心负责人陆健林剥开一个沃柑,只见瓣瓣果肉紧密相拥,果香扑鼻而来。咬上一口,甜蜜的果汁瞬间在齿间爆开,在舌尖回荡。“无病毒沃柑种苗在市场很抢手,这批种苗预计5月份投向市场,已有多家果园进行预定。”
2 种好果——
“数字管家”带来产业优势
育好苗后,什么样的种植新招,才能确保武鸣沃柑走出国门?
清明过后,超万亩的南宁市武鸣区鸣鸣果园,除少数采摘工人外,就只有一期基地厂长助理向华侨在园内巡检。
“单日采摘量减至1.5万公斤,而旺季时最高可达10万公斤。”向华侨是一名“00后”,大学毕业后,学农业的他一头扎进果园做管理。“如今和传统人工种植大不一样!这么大片果园,我只要一部手机,果园从种植到采收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实时掌握和处理。”
一区基地三区16号地,出现藤缠树情况,目前正在处理;一区基地三区10号地,滴灌系统破损,情况已提交,正等待场长审核……每天,向华侨打开手中的智慧果园数字地图,果园里的细微状况,都能通过这个“数字管家”处理操作,复杂问题一下就简单化了。
“在科学种植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以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管理,带来产业优势。”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纪素峰说,该企业以“用数据定义好水果”为理念,已先后完成了全国首幅果树数字地图、鸣鸣果园全产业链信息平台等数字化建设项目。与武鸣区众多出口企业一样,该公司依托数字管家多重种植优势,在广西率先取得了出境水果果园、出境水果包装厂注册登记。
标准化和智能化种植,出口之路越走越宽。据介绍,广西鸣鸣果业有限公司现有沃柑基地1万亩,50%沃柑销往加拿大等国外市场。2025年预计出口1500吨沃柑到加拿大、阿联酋、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家市场。
3 拓市场——
全产业链做大“国际版图”
4月14日,南宁北农产品交易中心,尽管沃柑采摘季已接近尾声,但是出口需求依然很旺盛,工人们正忙着装箱、发货。
“公司今年的出口量比去年多了几倍,目前接到的预订单量已经超过了2万吨。”广西起凤橘洲果业有限公司销售部副总经理管志勇介绍,他们几乎每年都有新开拓的国家市场,出口销路不断增加。
“预计今年武鸣沃柑的出口销量将突破20万吨,再创新高。”武鸣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鸣沃柑的国际关注度,不仅得益于其从种植到采后分选的标准化流程,还得益于地方在政策、品牌打造和产业链等方面的支持。
政策激励。为积极推动沃柑出口,武鸣区于2020年开始,就结合实际制定沃柑销售工作方案,出台了系列激励支持政策,采取产品出口奖励、产品销售补贴、免费检测产品质量等措施,促进产品销售。去年12月21日,武鸣沃柑2024/2025销售季开市活动当天,武鸣区多家沃柑企业与国内外水果采购商签订了1.2亿元的销售协议。签约的沃柑订单中,有9000吨沃柑出口海外。
补链延链。组建沃柑产业联合会,把龙头企业、合作社、采购渠道商以及各类服务商等多方力量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提升沃柑全产业链的集群化程度。去年10月,武鸣区通过招商引资竣工投产沃U柑汁项目,通过国际先进的榨汁、罐装、杀菌等生产设备,实现全自动化的生产,日产1万件,弥补了武鸣沃柑在深加工方面的不足。
打造品牌。去年到今年初,武鸣区通过冠名“武鸣沃柑”主题列车、外出举办产销对接活动、赠送沃柑鲜果和沃柑果汁给黑龙江市民、邀请网红大咖拍摄武鸣沃柑宣传短视频等系列举措,助力武鸣沃柑畅销国内外。同时,在“邕抱老铁 交换冬天”,“世界市长对话·南宁”等城市宣传推广活动中,南宁沃柑变身市场爆款,沃柑汁、沃柑咖啡成为人气饮品,俘获了很多人的味蕾。
“我们将发挥沃柑协会的作用,不断优化武鸣沃柑产业链,提升武鸣沃柑分选、加工、冷藏运输能力,助推武鸣沃柑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罗增桂介绍,经过多年发展,武鸣沃柑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800多亩发展到2024年的46万多亩,成为全国沃柑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从最初的南方市场,到全国市场,再到如今的全球市场,武鸣沃柑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甜蜜产业。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