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塘区: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构建多元调解体系

近日,西乡塘区石埠街道永安村的两家农户因种地地界不清引发邻里纠纷,西乡塘区综治中心接报后迅速启动预警,组织街道平安法治办、永安村村委及包村工作组调查核实、介入调解,5小时内就圆满解决了这一纠纷问题。

一直以来,西乡塘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这起案件也是西乡塘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据悉,西乡塘区综治中心打造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平台,推动住建、人社、城管等行业部门采取常驻、随驻、轮驻方式进驻,联动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发挥矛盾纠纷调处化解聚合效应。推动“网格长+网格员+网格指导员+网格警员+网格司法员+网格消防员+义务信息员”融入网格,强化“一网统筹、事事入格”的“多网合一”“全科网格”服务管理机制,依托“南宁市政法云平台”全面采集共享“人、地、物、事、组织”等网格要素,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隐患治理、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等6大信息化模块功能使用,打造线上高效流转平台,实现群众诉求、矛盾纠纷、隐患治理等工作及时响应处置。

此外,以西乡塘区综治中心规范化为圆心,带动乡镇(街道)综治平台打造特色调解品牌。在衡阳街道中华中路社区,结合汉、壮、回、满等10多个民族聚居实际情况,打造全区首个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联合调解中心,成立“同心圆调解室”,创新“民族之家+多方联动”调解模式,聘任少数民族特邀调解员协助开展调解工作,发挥地熟、人熟、事熟优势,搭建民族桥梁,及时引导解纷。在北湖街道北湖南路社区,结合归侨侨眷、海外侨胞、港澳台胞、新侨等聚居情况,设立南宁市首个“侨之家”,强化联建单位的结对共建工作,常态化开展联席会、老友议事会等,有效激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内生动力。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西乡塘街道、北湖街道、衡阳街道等重点区域,西乡塘区综治中心以构建多元调解体系为宗旨,坚持“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工作目标,完善“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机制,统筹辖区资源力量,实行“一事一策”精准快速调处。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力量,对少数民族经营摊点常态化开展治安巡访服务,全面了解各摊点实际运营情况,切实做到情况明、底数清;积极协调城区部门,尽可能为各民族人员提供便利条件,协助其解决经营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180 记者:黄思宁 通讯员:韦彬 编辑:陈艳华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农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