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智慧农业展现全新图景 AI赋能促动变革突破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其强大的赋能能力,重塑着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近日,记者走进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合作的数字果园丁当蓝莓种植基地,探寻AI技术为现代农业带来的关键改变。

土谛AI:口袋里的“24小时农业专家”

在捷佳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展示区,该公司企划部门工作人员吕炬向记者热情介绍了公司的明星AI产品——土谛AI。“土谛AI就像是一个放在‘口袋里’的24小时农业专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农户遇到农业难题,都能通过它获得及时解答。”吕炬自信地说道。

土谛AI界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土谛AI界面简洁直观,操作便捷。当记者模拟农户身份提出“地块适合种些什么”的问题后,AI迅速抓取地块核心指标,结合卫星系统提供的精确地理信息,以及百亿参数大模型微调后的数据分析能力,还有独家气象数据库、土壤数据和市场动态,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建议。屏幕上,AI与“农户”对话,条理清晰地阐述着土壤特性、气候条件,推荐适合种植的作物种类,并分析市场前景。

土谛AI的病虫害拍照功能更是令人眼前一亮。据了解,只要选取一张农作物叶片的照片上传,AI就会秒速识别出农作物存在的症状,并提示“叶片黄化和枯萎,施用含钾肥料是好主意”等合理建议。吕炬介绍,土谛AI利用大数据和大模型技术,能提供从土壤分析、栽培技术指导,到气候预测和市场动态解读的全方位服务,为农业生产者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关键阶段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一般农户遇到农作物的问题,我们都能够通过土谛AI来解决。”吕炬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数字大脑:蓝莓种植的智能守护者

离开捷佳润公司,记者来到位于隆安县丁当镇的数字果园丁当蓝莓种植基地,这里,一个“数字大脑”正为230亩蓝莓的生长保驾护航。

走进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蓝莓种植大棚,大棚外,并不起眼的机房——“数据农场”,也就是智控系统控制室,却是整个基地的核心。

数字果园丁当蓝莓种植基地大棚。

走进机房,屏幕上捷佳润数字大脑系统精准显示着全国各地蓝莓种植的情况,基地概况、产业规模、当地的气候、作物生产趋势等各类数据一应俱全,仿佛一双敏锐的眼睛,紧盯各地种植基地。“这里就是‘数字大脑’,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着蓝莓的生长情况,并为种植户传送各类信息。”吕炬介绍道。

在蓝莓种植大棚内,各种先进的仪器“潜藏”在蓝莓四周。植物生长记录仪静静伫立,它如同忠诚的卫士,定时唤醒拍照,将蓝莓的生长状态图片通过移动互联网传入云端。种植户可以通过云平台或手机端APP,随时随地查看现场传回的图片,掌握蓝莓的生长动态。根系生长记录仪则利用图像采集和分析技术,默默监测着蓝莓根系的生长动态和健康状况,为植物生长提供科学依据。

大棚内的数据采集器也在不停运作,将当天大棚里的肥料浓度、水的PH值等数据收集后,迅速反馈到智控系统控制室这个“大脑”。“大脑”经过分析,将建议反馈给种植户,种植户通过手机接收信息,及时对种植策略进行调整。

捷佳润数字大脑系统界面。

AI巡园:解放人力的智能助手

“我们现在用的是捷佳润的‘AI巡园’,这样我们就不用像以前那样安排人工去巡察。”数字果园丁当蓝莓种植基地主管陆福昌向记者分享AI带来的便利,“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通过手机,将我们的工作内容上传到系统里,系统会给我们一个指导性的方案,如明天该怎么样去施肥,接下来可能会遇上什么病虫害,我们该如何处理等。这样,我们减少了人工的投入。”

AI巡园助手“捷捷”已正式“入职”数字果园团队,成为AI“员工”。

陆福昌的话道出了AI技术在现代农业人力成本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往,蓝莓种植基地需要安排大量人力进行日常巡察,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疏漏。如今,“AI巡园”依托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监测蓝莓生长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从人力密集型到智能化管理,AI技术让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从土谛AI的精准决策支持,到数字大脑的全方位监控,再到AI巡园的高效人力解放,人工智能技术贯穿现代农业生产的全链条,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在AI技术的赋能下,现代农业正朝着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一幅智慧农业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445 记者:韦峭 编辑:黄思宁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