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民俗风情展演展现了“三月三”的魅力。记者 叶子榕 摄
典籍簿册里的墨痕、绢帛书画间的朱砂、祭祀礼器上的铜绿、民族服饰中的银铃……述说着一个个古老而动人的故事。4月19日,《博物馆里的“三月三”》多彩民俗风情展演活动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上演,将精彩的民俗风情表演与图书推介相融合,让观众近距离领略中华文化的多彩魅力。
此次活动是“八桂书香周”的子活动之一,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指导,广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非遗美食展示馆共同举办。展演活动围绕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题图书——《博物馆里的“三月三”》展开。此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精心策划,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10余家博物馆的近50位文博专家联手编撰。书中以时间为经、以文物为纬,借助一件件收藏于博物馆的典籍文书、绢帛书画、祭祀物品、民族服饰、传世食器和歌舞乐器等珍贵文物,探寻上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发展脉络,揭开“三月三”起源的神秘面纱,将文物背后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娓娓道来,揭示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全方位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生生不息。
展演中,来自南宁师范大学和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三实验小学的同学们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以话剧的形式展现了“三月三”热闹非凡的活动场景,诠释“三月三”的丰富内涵与文化精髓。观众纷纷表示,多彩民俗风情展演让文物以艺术之姿重焕生机,让人们直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