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琴谱集补》丛书全国首发联动雅集活动在南宁举行

近日,由广西民族出版社主办、广西古琴文化研究会协办的《中国古琴谱集补》(全30卷)丛书全国首发联动雅集活动在南宁举行。这场融合学术研讨与艺术展演的文化盛事,吸引了全国古琴研究领域专家、演奏家及爱好者百余人参与,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千年古琴文化再续新篇

古琴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承载着 3000 多年的文化记忆,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首发的《中国古琴谱集补》(全30卷)丛书,是古琴文献整理领域的重要成果。丛书主编、著名琴学家、内蒙古民族大学特聘教授刘晓睿介绍,该丛书历时15年编纂,系统收录并校勘了历代散佚及珍稀古琴谱本,通过学术考辨与数字化整理,新增文献考证提示,为琴学研究、教学及演奏提供了权威文献支撑,是《中国古琴谱集》(全30册)后的又一部重大著作。“丛书不仅是对古代琴谱的抢救性保护,更构建了连接历史与当代的桥梁。” 刘晓睿表示。

学术研讨与雅集展演双轨并行

活动当天,首场学术研讨会围绕 “古琴谱本的当代价值” 展开。广西古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古琴谱集补》丛书编委委员钱薇同说:“丛书的出版填补了琴谱研究的多项空白,其系统性与学术性为构建中国古琴学学科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托。” 广西民族出版社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丛书开展 “古琴文化进校园”“古琴打谱工作坊” 等系列活动,推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

在随后的联动雅集展演中,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琴家与广西本土演奏者共同献艺。《流水》《梅花三弄》《广陵散》等经典曲目次第奏响,琴弦震颤间再现古人 “琴以载道” 的哲学意境。值得关注的是,广西琴家将本土山歌元素与古琴融合,演绎改编版《山歌好比春江水》,传统丝竹与民族歌谣的创新结合赢得现场掌声雷动。

推动古琴文化 “活态传承”

据广西古琴文化研究会透露,他们将以丛书出版为契机,启动“百年琴谱数字化工程”及“新琴曲创作计划”,通过学术研究、演出实践、公众教育多维发力,推动古琴艺术从“小众雅玩”走向大众视野。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通过视频致辞表示:“此次活动展现了地方在传统文化保护中的主动性,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学术研究 + 艺术创新 + 社会参与’的典型范例。”

《中国古琴谱集补》(全30卷)的出版及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古琴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坐标,更以创新性表达让千年琴韵与当代文化需求同频共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叶水兰/文 伍畏/图)

阅读量: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