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黄宗声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胃肠镜检查如同一个默默守护的“卫士”,虽然听起来让人有些畏惧,但它对于胃肠道健康的诊断和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胃肠镜检查的神秘面纱,了解它为何是守护健康的重要防线。
一、认识胃肠镜检查
(一)什么是胃肠镜
胃肠镜,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可以深入胃肠道内部观察的医疗器械。胃镜主要用于检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内部情况,它是一条细长且柔软的管子,前端带有摄像头和光源,能将胃肠道内部的影像清晰地传输到外部的显示屏上。医生就像拥有了“透视眼”,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些部位是否病变。肠镜则重点针对大肠(包括直肠、结肠等)进行检查,同样借助摄像头和光源,让医生能够详细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
(二)胃肠镜检查的原理
胃肠镜检查的原理基于光学成像技术。当胃肠镜通过口腔(胃镜)或肛门(肠镜)进入人体后,前端的摄像头会捕捉胃肠道内壁的图像,这些图像通过光纤或电子信号传输到外部设备,在显示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影像。医生根据这些影像,判断胃肠道是否有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同时,现在一些先进的胃肠镜还具备放大、变光功能,能够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有助于早期发现微小病变。
二、为什么要做胃肠镜检查
(一)早期发现病变
许多胃肠道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例如,早期胃癌可能毫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等。这些症状很容易与普通的胃肠道问题混淆。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病变及时治疗,治愈率会大大提高。以胃癌为例,早期胃癌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90%以上,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则可能低于20%。胃肠镜检查能够发现胃肠道内的早期病变,甚至可以发现一些尚未发展成癌症的癌前病变,如胃黏膜的异型增生、大肠息肉。及时干预可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
(二)精准诊断与指导治疗
已经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如腹痛、腹胀、便血、腹泻、便秘等,胃肠镜检查可以明确病因。它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等,还可以在检查过程中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确定病变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这对于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比如,对于发现的息肉,可以直接在胃肠镜下切除,避免传统手术的创伤;对于确诊的癌症,医生可以根据病理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三、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一)年龄与风险人群
一般来说,40岁以上的人群,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建议进行一次胃肠镜检查。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逐渐增加。此外,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患胃肠道肿瘤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应提前进行胃肠镜筛查,建议从30~35岁开始定期检查。
(二)有胃肠道症状者
如果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或者有下腹部疼痛、腹泻、便秘、便血、黏液便等肠道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的常规治疗仍不见好转,就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三)不良生活习惯人群
长期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如经常暴饮暴食、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腌制食品等)的人群,患胃肠道疾病的风险较高,也应考虑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例如,腌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大量食用可能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四)其他特定人群
患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大肠息肉等疾病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胃肠镜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癌变。此外,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群,由于这类药物可能损伤胃肠道黏膜,也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四、胃肠镜检查前的准备
(一)饮食准备
胃镜检查前,一般需要禁食6~8小时,以保证胃内空虚,便于医生清晰地观察胃黏膜。例如,如果是上午进行胃镜检查,前一天晚上10时后就不要再进食了。肠镜检查前的饮食准备更为复杂,通常在检查前1~2天开始进食少渣或无渣的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豆腐等,避免食用蔬菜、水果、肉类等含有较多纤维的食物。检查前4~6小时,要服用泻药,将肠道内的粪便彻底清空,直至排出的大便呈清水样。
(二)告知医生病史与用药情况
在检查前,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包括是否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同时,要告知正在服用的药物,特别是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血小板药(如氯吡格雷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检查过程中出血的风险,医生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心理准备
很多人对胃肠镜检查存在恐惧心理,这是正常的。但过度的紧张可能会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在检查前,可以向医生或护士了解检查的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心中的疑虑。也可以与做过胃肠镜检查的朋友交流,了解他们的经验和感受,增加对检查的认识,从而放松心态,积极配合检查。
五、胃肠镜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一)饮食注意
胃镜检查后,如果没有进行活检或治疗,一般在检查结束后1~2小时,待咽部麻醉药的作用消失后,就可以进食一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等,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胃肠道黏膜。如果进行了活检或息肉切除等治疗,要根据医生的建议禁食一段时间,之后再逐渐恢复饮食。肠镜检查后,由于肠道内可能还有残留的气体,患者可能会感到腹胀,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在排气后会逐渐缓解。检查后可以先喝一些温水,如无不适,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果进行了肠镜下治疗,要遵循医生的饮食指导。
(二)休息与观察
检查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腹痛、腹胀加剧、便血、呕血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无痛胃肠镜检查后,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尚未完全消退,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在检查后24小时内不要开车、操作机器或进行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
(三)等待检查结果
胃肠镜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检查情况初步判断是否有病变。如果进行病理活检,要等待病理报告结果,一般需3~7个工作日。拿到检查结果后,要及时找医生解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或随访。
胃肠镜检查虽然可能会给人带来不适,但它对于胃肠道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为胃肠道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为健康保驾护航。希望大家都能正确认识胃肠镜检查,在需要的时候勇敢地接受这项检查,守护自己的胃肠道健康。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