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4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举行的筑牢美丽广西核与辐射安全屏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区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广西是有核电的省区,也是核技术应用广泛的省区,核能、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区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医疗卫生、工业生产、安检、无损检测、科教等行业,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宁耘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区核技术利用发展迅速,核技术利用单位数量年均增加约10%,截至2024年底,全区核技术利用单位共3079家,全区在用密封放射源2740枚,在用射线装置6566台。
保障核与辐射安全是保护生态环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内容。我区将核与辐射安全工作纳入美丽广西建设总体布局,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全区14个设区市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共布设131个监测点,持续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对违法违规操作和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对放射源实现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监管,射线装置安全受控,废旧放射源实现100%安全收贮。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处负责人常盛说,2024年,全区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伽马辐射剂量率处于当地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空气、水体、土壤、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等环境介质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处于环境本底水平,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未见异常,环境电磁辐射监测点的电磁辐射水平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