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实平】提高防范意识 守护“数字隐私”

近期,公安机关曝光了三起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案件,令人警醒。犯罪团伙频繁跳槽进行木马植入,窃取50余家教育机构数据;电商商户勾结“解密中介”破解加密订单,非法获利300余万元;虚假招聘团伙伪造营业执照,骗取上百名求职者信息实施诈骗……这些案件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黑色产业链的猖狂,也折射出个人信息保护的紧迫性。

在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早已被数据编织成网:手机支付里藏着消费习惯,网上购物留下住址信息,登录系统要输入账号密码……从衣食住行到社交办公,每个场景都在产生和流转海量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是便利生活、高效办公的“钥匙”,但也可能成为撬动安全的“支点”——信息一旦泄露,轻则遭遇骚扰轰炸,重则面临财产损失、身份冒用,甚至威胁国家安全。

近年来,国家通过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净网”系列专项行动,加强APP监管等举措,有效遏制了个人信息非法采集和滥用,提升了个人信息“安全系数”。此次公安机关破获的三起侵犯个人信息案件,更是斩断了蚕食个人信息的黑灰产业链条,震慑了企图窃取个人信息的不法分子。

然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隐蔽性强、链条深,花样也层出不穷,我们还需持续筑牢安全防护网。相关部门要保持高压态势,深挖犯罪链条,严打AI伪造、暗网交易等新型犯罪;数字平台和相关企业应强化数据加密与访问权限管理,筑牢技术防线;公民应加强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敏感信息,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个人信息安全是数字时代的基石,唯有多方携手,织密防护网、亮起警示灯,才能真正守护好我们的“数字隐私”,让数字生活在安全的轨道上从容向前。(宁实平)

 

阅读量:195 作者:宁实平 编辑: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