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宁区民生街道望仙坡社区门前,两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随风摇曳。这两棵由新疆企业家阿斯亚木·艾则孜捐赠的“同心石榴树”与“民族团结亲情树”,象征着社区内12个民族1.2万名居民的情谊如石榴籽般紧密相联。
阿斯亚木·艾则孜在民主路上开了一家新疆风味美食店,望仙坡社区第一时间给予她帮助,社区居民也常来光顾,美食店经营逐渐步入正轨。“这么多年来,社区对我关怀备至,我和居民相亲相爱,像石榴籽般团结。”阿斯亚木·艾则孜道出了社区各族居民“你帮我助、亲如一家”的共同心声。
这团结和谐的背后,是望仙坡社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行“联建、联网、联抓、联帮、联办”的“五联”工作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治理中绚烂绽放所取得的成果,社区因此获评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在‘联建’聚合力方面,我们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与11家单位开展联建,并与4所学校共建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共办共享节庆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让社区各族群众在联建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望仙坡社区党委书记赵刘芬介绍,“联网”优服务是“五联”工作法的重要一环。社区划分为6个网格,依托各类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入学、法律援助等贴心服务,疏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如社区设立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富驿站,累计为90余名来邕各族群众提供厨师技能培训、普通话培训,帮助100余人安家落户,解决25名群众的就业难题,形成了“受助—互助—助人”的温暖循环。
在基层治理中,“联抓”善治理发挥了关键作用。社区建立10项制度和“五排查”机制,联动解决了聚宝苑小区电梯老化等一批群众关心的问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则采用“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模式,成功化解30余起矛盾纠纷,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联帮”暖人心的举措让社区充满温情。社区组建了共792人的阳光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家政服务便民、民族团结宣传等6项服务行动,累计服务居民6000余人次。阿斯亚木·艾则孜也加入志愿者队伍,带领员工慰问片区环卫站、为灾区捐款,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和温暖。
“联办”促交融则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凝聚各族群众的精神纽带。社区依托非遗工坊打造民族服饰展示区,开展民族服装T台秀,让各族居民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根据不同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联谊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共乐。
通过多方联动、协同治理,社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望仙坡社区将继续以“五联”工作法为抓手,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治理的“沃土”上持续绽放,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