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许多市民规划到海边、江岸游玩。然而,享受户外乐趣的同时,溺水事故的阴影也不容忽视。天气渐热,溺水事故将进入易发、易多期,到海边如何警惕“隐形杀手”离岸流?玩水发生抽筋应如何自救?发现他人溺水又应该如何施救?为此,记者采访了专业人员,教授大家防溺水的安全知识。
“五一”出游玩水市民增多
“五一”正值春夏季,天气不冷不热,不少游泳爱好者开始出动,到海边、江边、湖边等水域游玩。有的市民选择前往海边感受阳光、沙滩、海浪的美妙,有的市民则前往邕江水域游玩嬉水。
“我要去海边踏浪!”假期第一天,不少市民朋友晒朋友圈,已经踏上了北海、防城港海边游旅途。在邕江大桥附近水域,不少游泳爱好者已经出动,还有家长带着孩子在江边玩水。记者看到部分市民安全意识强,带有游泳圈、救生衣,但仍有个别市民安全意识薄弱,并未佩戴任何护具在水里畅游。有的甚至不顾水深危险,向江面中心游去,令人心惊。
“我游泳很多年了,经常看到很多人什么防护都不做就下水游泳,非常危险。”市民蒋先生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资深游泳爱好者,他每次来到邕江边看到此类不顾安全的市民,都会尽力劝导。他见过多起溺水事故,大多是因为安全意识薄弱或是家长管束不到位导致的。
海边游玩要警惕离岸流
每年夏季,到海边享受夏日的欢乐时,溺水的悲剧也在悄然发生。海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不少人游玩时会下意识选择“风平浪静”的区域,但很有可能充满危险。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有可能发生,不会引起人的注意。靠近海域时,普通人是很难辨别出离岸流,会毫无防备,直至人深陷其中才会发觉。
根据国家救援消防局发布内容,离岸流学名为“裂流”,是海岸边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由于离岸流流速极快,长度可达30至100米甚至更长,表面平静具有迷惑性,可将强壮的游泳者迅速拖拽入深水,引起溺水,危险性极大。离岸流只有在远处高空俯瞰才能辨别出来。它通常离海岸30—40米,表面看起来几乎没什么浪,同周边的浪涌相比很安静,且大部分颜色较深。离岸流往往携带大量泥沙,水色与周围相比会偏黄。
被卷入离岸流应如何自救
如果被卷入离岸流应该如何自救?发现他人卷入离岸流又应如何施救?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基层应急救援队队长、广西警察学院应急管理专业特聘教授、南宁蓝天救援队高级教官原惠哲介绍,离岸流相对其他海浪往回“拽”的力量更强劲。如果在海边游玩被卷入离岸流,人的力量很难和它抗衡。因此,一发现往岸上游很费劲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尝试逆流而返。首先可以尝试踩水漂浮,大声呼救,挥手寻求救援。如果无人可以救援,要朝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横向游离。如果无法横向游,不要慌张,应放松身体随波逐流,到了500米左右的外海处海浪会逐渐平稳,然后尽量保持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游一段后再游回岸边。
“发现他人卷入离岸流,一定不要盲目下水施救。海域暗潮涌动,应第一时间呼叫救生人员,同时拨打救援电话。如果发现周边有救生工具,可以抛过去给落水者。”原惠哲提醒,到海边游玩一定不要去人少的陌生海域。下水前了解海况,并寻找离岸流警示牌,尽量不要独自下海,并在救生员的视线范围内游泳。
溺水、抽筋自救技能
在广西区体育场救生员安全监管下,记者邀请游泳专业学生模拟演示溺水时的自救场景。现场,可以看到发生溺水时,溺水者是上下沉浮,大多是无法进行呼救,且十分慌张。广西区体育场训练科副科长曾豪烺介绍,如不慎落入水中,首先要保持冷静,屏住呼吸。然后放松身体,尽量仰面展平身体,头部轻轻后仰,让口鼻露出水面呼吸,双手轻轻划水,保持身体平衡,节省体力,等待救援。如果发现有浮具,抓住利用漂浮。“水上漂浮术有一定难度,建议市民朋友们在游泳下水前先尝试学习并掌握漂浮技术。”曾豪烺说。
在水下发生抽筋,应如何自救?原惠哲介绍,水下抽筋分为多种。如果腿抽筋时,应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如无法继续游回岸,应呼人救援。小腿抽筋时,可以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是抓住抽筋的脚掌使劲往里掰直,再努力往外踹,直到抽筋慢慢缓解;大腿抽筋时,弯曲膝关节,同样潜入水中,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往后贴在大腿,反复多次,直到抽筋慢慢缓解;手指抽筋时,应马上手握成拳,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这有点类似运动后的拉伸动作。只不过在水里施展有阻力,抽筋自救难度是比较高的,平时需要进行多次练习。”原惠哲提醒市民们下水一定要佩戴好救生防护装备,安全为先。
发现溺水不用盲目施救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应该如何施救?
南宁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水上分队副队长郭慧仁有着专业且丰富的应急救护经验,是一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注册救护师。每年5月至10月,他都会带领志愿服务队队员,备齐救生工具,到邕江水域沿岸巡逻,开展防溺水宣传。今年“五一”,他们照常开展巡江防溺水工作。
郭慧仁表示,发生溺水后的4~6分钟是黄金急救时间。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而后,如果溺水者离岸边不远,在保证自身安全下,可以就近寻找绳子或竿子把人拉上岸,切忌手拉手施救,以免被溺水者拖入水中。如果小孩遇到同伴溺水,应呼喊大人寻求帮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切勿擅自下水救人。“将溺水者救上岸后,我们会迅速清理口鼻异物,保持气道通畅。然后观察落水者是否有意识。如心搏骤停无意识,我们会在确保呼吸道通畅,对他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直到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心肺复苏:
① 检查并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② 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轻拍重唤,观察呼吸在10秒钟以内完成。
③ 高声呼救,寻求帮助;并拨打急救电话。
④ 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在患者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交汇点,两手交叠,利用掌根按压部位。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尽量减少胸外按压过程中断。(如是给溺水者进行救援,需要先清理口腔异物,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5次后,再进行正常胸外按压流程)
⑤ 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将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小鱼际(小手指侧掌缘)用力向下压额头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下颏处,使下颌骨向上抬起。切勿按压颈部或下颏下面的柔软部分,避免造成气道堵塞。
⑥ 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捏紧鼻翼,包严口周,通气一秒,胸部起伏,两次通气用时不超过10秒。
⑦ 连续心肺复苏5组。即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一共做五个循环。随后重新检查反应、呼吸。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