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上午9时,在南宁市民族共和路口的钟鼓楼前,画家陈中华和张兴动摆好画架,开始画上钟鼓楼的第一笔。这一天,他俩走街过巷,一共画了钟鼓楼、邕江码头和水街三组画,展现南宁的历史人文和当下的热闹烟火气。
画家在画钟鼓楼。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南宁人根据钟鼓楼的钟声提示早出晚归,其所在的中山路也是南宁城内最繁华的街道之一。2022年,南宁市启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项目,重建钟鼓楼正是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一大亮点。楼下的东南西北面为4个拱门,有题额4块,分别为东面的“宣和”、南面的“通明”、西面的“应候”、北面的“拱辰”。陈中华边画边查询相关知识,当了解到“拱辰门”中的“辰”指北斗星,而“拱”则有拱卫、环绕之意,他笑说:“长知识了,看来南宁的历史文化底蕴很深厚,要多多学习。”
陈中华(左)和张兴动(右)展示钟鼓楼画作。
大约11时,陈中华和张兴动来到邕江码头,这里不少市民正在悠闲散步。明朝的张岳在《登马退山望邕州》就写道“两江林树郁青葱”。如今,邕江两岸依旧美如画廊。画家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古诗,将清波荡漾的邕江、两岸如织的人流、高耸入云天的楼宇画入画中。
画家在描绘邕江。
12时30分,画家来到水街。百年水街,焕然一新,连久不久上街采风的陈中华都感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啊,一段时间不来,水街就变化不小啊。”顾不上炎热的天气,在路边的米粉摊,画家开始创作。酸嘢摊、骑楼、时尚的现代建筑等在画中一一展现。路边的人流量越来越大,不少市民驻足欣赏陈中华和张兴动绘画。陈中华还不忘细心地在画上加上“邕州古城”“百年水街”“潮韵邕州”等字样;张兴动则在画上加上一些人,“你看,现在真的很热闹,中午人越来越多了。”
画家在描绘水街。
陈中华和张兴动还参观了位于南宁市兴宁区解放路的南宁骑楼文化陈列馆、老南宁记忆陈列馆。南宁的百年历史在眼前重现,陈中华一边看,一边感叹:“虽然我也是老南宁了,但是一些画面依然让我触动很深,激发了我许多创作灵感。 只有深刻理解了南宁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才能画好南宁。画家一定要关心时代,触摸社会,多走走,多接触人间烟火气,才能把烟火气、人文经典和历史文化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陈中华的画作。
陈中华是广西北部湾书画院院长,近些年来,每逢重要历史节点,他就会带领画家进行创作,推出了一批受欢迎的主旋律作品。同时,他还和画家们一起深入到建政夜市、南湖、邕江等南宁人熟悉的地方进行了大量创作。“作为南宁人就要画好身边的故事,画好生活的南宁。”
张兴动描绘的邕江沿岸。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