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是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5月6日上午,广西红十字会主办的“矢志人道 携手同行”——2025年“5·8”世界红十字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南宁市青秀区民歌湖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踊跃参与,大家在这里不仅近距离了解了各类先进的救援装备,还积极学习急救知识,收获满满。
主题开放日:展现红十字事业风采
活动当日上午,广西红十字会携手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西管理中心(广西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南宁市红十字会,召集赈济、搜救、供水、医疗、水上救生等专业救援队,以及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捐献等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面向社会公众,展示红十字专业救援装备和精湛的救援技能,开展“三献”知识宣传及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
排列整齐的宣传展板生动再现了广西红十字运动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曲折历程,详细展示了在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及对外交流等众多领域的成果。
在“三献”知识咨询台前,市民积极参与“三献”知识问答活动。题目涵盖广泛,从红十字会的起源到“三献”的具体流程和意义,吸引了众多市民踊跃参与。回答正确的市民还能获得精美的纪念品,大家在欢乐中学习知识,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生命接力1元捐”活动区域。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扫码捐款,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虽然只是小小的1元钱,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出份力。”市民李女士一边捐款一边笑着说。
救援展示区:感受硬核救援力量
救援队伍及救援装备展示区人气爆棚,成为全场焦点。中国红十字(广西)赈济救援队、广西红十字各专业救援队整齐亮相,队员们身姿挺拔,尽显专业风范。各类先进救援装备有序摆放,重型电镐、破拆工具、气垫等一应俱全,彰显着强大的救援实力。
救援队员在演示如何用篮式救援担架转移伤员
“篮式救援担架主要应用于高空救援场景。例如在峡谷救援中,若遇到伤者无法行动,便可借助担架和推拉系统,完成伤员在高低处之间的转移。”南宁市红十字救援队绳索组教官苏北详细讲解了使用流程,首先要对伤员进行妥善固定,以确保在转移过程中伤者的安全;随后,利用提拉释放系统将担架平稳提拉。
救援队员在演示救援装备
救援队员们热情地为市民讲解装备用途,还邀请市民亲身体验。“这是重型电镐,功率有3千瓦,冲击力高达46焦耳,在地震或者建筑物坍塌时,能快速破除混凝土,营救被困人员。”一位队员指着电镐详细介绍。市民李先生在队员指导下,尝试操作了电镐,他兴奋地说:“这感觉太震撼了,这些装备真是生命的保障!”
三只可爱又专业的山地搜救犬——史宾格、寻血猎犬、马犬也来到现场,它们在训导员的指挥下,展示了出色的搜索技能,引得现场掌声不断。
6个月的史宾格犬。
互动体验区:增长知识收获满满
应急救护实操区域更是人头攒动,不少市民主动排队,学习急救技能。志愿者们手持教学道具,耐心地指导市民在模具上进行腹部急救操作。“先找到肚脐眼,往上约两个横指的位置,握紧拳头,另一只手抱住拳头,双脚打开,弯腰低头,然后向内向上用力。”志愿者一边示范,一边详细讲解动作要领。
市民在学习婴儿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法
市民张女士认真地跟着练习气道异物梗阻自救法,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她说:“急救知识太重要了,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能救人一命。今天一定要学好!”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张女士逐渐掌握了动作技巧,成功完成了一次模拟急救操作,她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市民在学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此外,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分队设立的健康护理志愿服务点也大受欢迎。艾灸、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体验区排起了长队,市民们在享受舒适护理服务的同时,还向护理人员请教日常健康护理知识。护理人员热情解答,现场氛围温馨融洽。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