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新增一批新职业和新工种,包括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等17个新职业,以及旅拍定制师、睡眠健康管理师、烧烤料理师等42个新工种。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外卖骑手、快递接驳员、家政服务培训师等新职业劳动者也赫然在列。
新职业的出现,不仅是更多岗位的推陈出新,也折射出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的诞生,对应着物流行业从“人扛肩挑”向“云端调度”的转型;旅拍定制师的登场,体现了旅游业从“到此一游”到“私人定制”的消费升级;而睡眠健康管理师的出现,则反映了都市人在快节奏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这些新职业带来了更多的“新赛道”,在众多领域都形成了一种“需求-职业-就业”的良好闭环生态。
新职业也反映出传统产业升级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当“烧烤料理师”作为正式工种被认可时,体现的是服务业精细化分工,打破了传统职业观念对“手艺人”的忽视;而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的职业设立,则将传统外贸产业和数字技术融合,为中小商家出海铺设职业化赛道。这些新职业不仅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新需求,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当然,新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尽管新职业提升了就业市场的活跃度,但仍需在标准化、系统化建设方面精准施策,以解决社会认可度不高、职业标准不清、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新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乱象不仅需要依法治理,也推动有关部门加快新职业标准开发,更加规范地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技能人才评价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助力有志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大展作为。
站在更长的历史维度看,这份不断更新的新职业名单,正在重塑人们对“工作”的认知边界。在时代奔涌的浪潮中,每一个认真生活、专业服务的劳动者只要愿意尝试、敢于创新,总能在就业市场的“新浪潮”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