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庆区那陈镇西盛村:“羊”光大道这样走 蹚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青山叠翠,羊鸣悠扬。走进良庆区那陈镇西盛村黑山羊养殖基地,一排标准化羊舍整齐排列,膘肥体壮的黑山羊正悠闲嚼食牧草。近年来,西盛村以黑山羊产业作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合作社引领、多主体参与、全链条增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羊经济”成为强村富民的“金钥匙”。

西盛村黑山羊一期羊舍。

联农带农凸显效应促进增收“稳饭碗”

2016年,西盛村成立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创新推行“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金入股、就业带动、技术帮扶三管齐下,将村民牢牢嵌入产业链。目前有17户脱贫户入股合作社,每年获得入股金额的10%分红;合作社还统筹收益资金设立8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脱贫户从事饲草管护、卫生清洁等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为脱贫户的羊场管理员卢学宁感慨:“以前外出打工顾不了家,现在守着羊圈就能挣工资、拿分红,日子越过越踏实。”为扩大产业覆盖面,合作社创新“1+N”帮扶模式:由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羊羔、全程技术指导,解决农户“缺技术、怕风险”难题。目前该模式已带动18户普通农户养殖黑山羊1500余头,4户脱贫户养殖黑山羊350头,通过养殖脱贫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

黑山羊啃食牧草。

品质为本铸就品牌擦亮特色“金名片”

西盛黑山羊啃食野生红药、当归藤、狮子尾等中草药,饮用山涧清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西盛黑山羊毛色油亮、肉质鲜嫩、味美不膻的独特品质,被誉为“肉中珍品。西盛黑山羊每头售价达1800元左右,虽价高却供不应求。基地存栏量突破360头,年出栏150头,销售额达27万元。为提升品牌价值,村集体积极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动“土特产”升级为“金名片”。同时,西盛村黑山羊合作社与军队签订了长期订单协议,通过“订单式养殖、点对点输送”机制,构建起稳定的军地供销渠道,村支书班定明信心满满地说道:“有了军需订单托底,我们扩产底气更足了!”

黑山羊在羊舍休息。

张佳露镇长(右二)到二期羊舍查看项目进展情况。

三产融合强势发力打造新型“羊产业”

站在新起点,西盛村正加速产业升级:近年通过投入衔接资金扩建2座现代化羊舍,配套完善养殖道路及设备,同步发展26.5亩牧草种植,力争存栏扩增至1000头,年出栏量提升至300头;下一步还将探索黑山羊宰杀加工、农旅融合等新业态,让黑山羊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望着满栏欢腾的黑山羊,驻村第一书记何尉熙表示:“我们要让小山羊‘驮’起大产业,把西盛村黑山羊特色养殖发展为良庆区的示范养殖基地。

从深山"土宝贝"到市场"香饽饽",西盛黑山羊的故事印证着:找准特色产业,激活内生动力,绿水青山定能奏响共同富裕的田园牧歌。如今,这座十万大山北麓的小村庄,正沿着“羊光大道,向着乡村振兴的明天迈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45 通讯员:黄晓莹 黄秋丽 编辑:陈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