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一中学五象校区学生参观院前急救救护车。记者 覃雨轩 摄
5月9日上午,南宁市中小学校急救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在南宁市第一中学五象校区举行,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构建部门长效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学校急救教育,促进急救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此次活动由南宁市教育局主办,南宁市中小学卫生保健中心、南宁市第一中学五象校区承办,南宁市红十字会、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协办。活动现场,南宁急救医疗中心的专家团队讲解如何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等操作示范,展现“教科书式”急救流程。南宁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了红十字文化,开展防溺水宣传,把红十字“三救三献”职责及精神与学校急救教育相结合,为学校开展急救培训提供了新思路。
活动中,南宁市第一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第三中学(青山校区)、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五象校区)、南宁市秀灵学校、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小学等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分别作专题交流汇报。各学校从课程设置、应急救护培训、师资队伍建设、AED配备、应急演练、科普园地等方面展示试点建设特色成果,为全市学校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当天,参与活动的全体人员参观了南宁市第一中学五象校区急救教育特色展示厅,观摩120急救车和急救通讯指挥车。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急救设备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普及应急救护常识。
“通过急救理论知识普及和实操演示,传递‘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希望大家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快速反应,更加有效地救助他人的生命。”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公众培训科急救培训导师阮慧光说。
南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急救教育是校园安全的“生命必修课”,我市将充分发挥试点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部门协作,优化急救教育培训,推动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提升师生应急救护能力,筑牢校园生命安全防线。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