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全区寄递引流犯罪案件同比下降49.6%

5月12日下午,自治区公安厅召开广西公安机关打击治理涉诈引流包裹黑灰产业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就群众高度关注、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通报专项行动阶段性战果,披露寄递引流诈骗的主要套路和防骗识骗方法。

近年来,全区电诈案件立案数、被骗损失数在去年同比均下降42%的基础上,今年1-4月分别再下降29.52%、23.88%。特别是今年3月部署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全区寄递引流犯罪案件同比下降49.6%,有力遏制寄递引流犯罪案件高发态势。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陆增安 摄

保持高压态势 重拳打击涉诈犯罪活动

新闻发布会上,据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李泽进通报,特别是今年3月以来,针对不法分子利用快递包裹实施诈骗的案件多发的态势,全区公安机关联合邮政管理部门开展了打击治理涉诈引流包裹黑灰产业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通报指出,近年来,网上购物已成为大多数人的消费习惯,与此同时,诈骗分子也盯上了网购人群的寄递包裹,他们通过邮寄含有诈骗信息的宣传单、中奖卡片或小礼品的快递包裹,诱导群众扫描二维码进而实施诈骗。

针对此种新型的诈骗方式,全区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联合邮政管理部门迅速开展打击治理涉诈引流包裹黑灰产业专项行动,依托警情日研判机制和反诈周调度制度,彻查案件引流环节,深挖幕后组织者,严查行业涉案人员,同步推进打击震慑与综合治理工作。

据了解,今年3月部署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全区寄递引流犯罪案件同比下降49.6%,有力遏制寄递引流犯罪案件高发态势。其中,在广西公安机关成功侦破的贵港“11.11”、玉林“3.9”、河池“3.18”等专案中,共打掉涉及全国多地的涉诈包裹生产窝点2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64名,查扣涉诈包裹28万个、虚假引流传单近200万份,溯源潜在高危被骗人员600余万名。

开展拦截攻坚 织密织牢群众防护网

为全面铲除广西涉诈寄递引流犯罪,全区各级公安机关成立工作专班,进驻9家主要快递企业的938个大型分拣中心,共查验可疑包裹9.6万个,其中,发现拦截全国各地寄来的涉诈引流包裹1.7万个,涉及寄件号码和地址371个,警方根据拦截及溯源的涉诈包裹,精准还原并预警区内潜在高危被骗人员12.6万人,最大程度降低了群众被骗的风险。

在当天新闻发布会上,还邀请广西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督处处长许承伟就加强行业监管工作进行通报,他介绍说,全区邮政管理部门除了强化与公安部门联动协作和反诈宣传教育外,还强化安全监管力度,督促寄递企业严把收寄关,在收寄邮件、快件时严格落实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严密防范涉诈物品流入寄递渠道。

截至5月8日,广西邮政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开展邮件快件实名收寄专项整治等行动,累计查处44起寄递企业涉诈违法行为。同时,鼓励寄递企业和从业人员主动向公安机关报告涉诈线索,并配合公安部门破获了一些诈骗案件。

聚焦斩断链条 强力挤压涉诈犯罪空间

通报指出,在工作中广西警方不断总结提炼技战法,构建“模型发现与派驻临检相互补充,拦截预警与断源打击双管齐下”的工作模式,全链条研判打击涉诈寄递引流黑灰产业链。

其中,贵港、玉林、河池市公安局紧紧围绕“打链条、摧网络、抓幕后”目标,持续开展深挖打击,成功捣毁多省涉诈寄递包裹生产窝点14个,抓获嫌疑人140名(其中寄递企业内部人员9名,目前1人以诈骗罪被批捕,2人以帮信罪被批捕),缴获一大批涉诈引流抽奖卡片。

南宁、梧州、北海、贵港、钦州、来宾等市公安机关联合邮政管理部门和寄递企业共同开展涉诈包裹查验工作,并对快递从业人员进行定期专题培训,提升快递人员主动发现涉诈引流包裹的能力。

【警方提醒】

大家在收到包裹时,首先要辨别包裹来源,到购物网站核实,对于不是本人网购的物品包裹要提高警惕;其次是要检查包裹内的物品,如果包裹内有带二维码的中奖卡片、宣传单或纸巾、洗手液之类的低价小礼品,很有可能就是涉诈包裹,不要贪图小便宜,请立即销毁或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已经扫描了包裹内的二维码,并与对方取得联系,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请立即退出群聊,切断与对方的联系。如果已经向对方透露个人银行账户信息,请立即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挂失银行卡。如果已向对方转账,请立即拨打110或到辖区派出所报警,并向警方提供手机内的相关证据,以便警方尽快为您追赃挽损。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1260 记者:陆增安 通讯员:胡君归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黎南茜 值班编审: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