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让更多青年学子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近日,西乡塘区文化馆走进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开展 “非遗传承保护公益大讲堂”活动,为高校学子带来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
活动现场,西乡塘区文化馆馆长黄慧以中国二十四节气、北京中轴线、榫卯技艺等非遗项目为切入点,结合多项非遗元素的创新展示以及五行传统文化知识,为师生们生动解读了非遗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独特魅力。通过课件展示和对西乡塘区非遗现状的详细介绍,她带领大家从历史脉络、技艺特点等维度,深刻感受传统技艺背后的匠心精神与文化内涵。

活动特别邀请到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手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农俊宁进行现场技艺展演。农俊宁不仅展示了吹箭、手镖、壮拳、飞砣等壮族传统技艺,还向学生们传授实用的防身技巧,吸引众多师生踊跃参与互动体验。在一招一式的学习中,青年学子近距离领略到非遗技艺的刚健之美与深厚底蕴,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艺术高校是培养未来艺术家和文化传承者的重要阵地。” 黄慧在活动中表示,通过非遗公益大讲堂的形式,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传统技艺、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等非遗内容,能够有效激发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注入青春力量。此次活动以 “理论讲解 + 互动体验” 的模式,推动非遗从静态保护向动态传承延伸,助力青年学子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据悉,西乡塘区文化馆将继续围绕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多元载体,持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非遗传承新格局贡献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