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4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央华戏剧+莫言剧作《鳄鱼》,将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精彩上演。该话剧是莫言构思十余年,精心创作的一部具有魔幻色彩的长篇话剧剧作。剧本讲述了一条无限生长的、会说话的鳄鱼,挖掘人性深处的秘密,深刻探讨“欲望”这一主题。而来自央华戏剧的表演团队,则将该话剧转换成一部让观众坐得住、看得懂、想二刷的好戏。
《鳄鱼》是莫言获“诺奖”后的首部作品,是最跳脱以往又最“莫言”的话剧作品。文本有着强烈的古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诗句的色彩: “人不应该有高傲之心,高傲会开花,结成破灭之果。《鳄鱼》有扎实的故事,也有对人物内心的深刻描摹,结尾处主人公单无惮的长篇内心独白,更是把一个具体、特殊的人物内心,分解成为对每一个人内心的文学观照。可谓是一部最“莫言”的话剧作品。
在舞台呈现上,导演立足于现实主义的魔幻表达。戏的开场,导演让所有演员从观众席上场,暗示观众舞台上的人其实就来自我们身边。与此同时,音乐由抒情突转为激烈,一束束硬光打在每一组人物上,演员转换成角色造型,就像古希腊雕塑般奠定了整部戏古希腊悲剧感的基调。
在表演上,该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了表演“不统一”的统一性。导演在选角上用了年龄差距不大但形象气质有强烈反差的两位女演员,在视觉上避免了观众的理解落入世俗的“三角关系”中,并在口音带来的听觉上外化了两位女性角色性格与命运的反差。整部戏中演员的表演呈现出类似武侠小说的江湖气,每一个人物都带着自己的欲望出现,每一个人物实现自己目的的招式又各不相同。张弛有度、步步紧逼的巧玲,爱憎分明的瘦马,绵里藏针的牛布,出场时广东话口音后又一口山东方言的黄大师……不同的表演方式、不同的口音,组合成现实生活中五湖四海的生活原貌,表演的生动性汇集在虚实交错而不失真的舞台行动中,让莫言剧本中魔幻、荒诞但不脱离现实主义的特点得到了精准的舞台呈现。
据悉,近年来形成广泛关注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品数量并不多。而《话剧《鳄鱼》首演,3小时的演出赢得了20余次的掌声,谢幕时莫言对剧本在舞台的呈现表示高度认可。正如莫言所说:“一部好的戏就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它让我们每一个观众都能在这个镜子面前照见自我,照见自己的高尚,照见自己的纯洁,也照见自己的和剧中某些人物类似的一些弱点。这样一种观摩,这样一种欣赏,就不仅仅是欣赏艺术,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人生的观照。”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