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共享电单车管理有了“精细方案”

市民规范停放共享电单车。记者 宋延康 摄

在南宁的大街小巷,共享电单车已成为市民出行的得力助手,为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随着共享电单车数量的增加,停放问题逐渐凸显。部分市民将车辆无序地停放在人行道上,挤占盲道、妨碍行人,更有甚者停放在行车道上。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破坏了城市面貌,还给交通安全及城市有序运行带来诸多不便。

昨日(6月22日),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积极行动,全力开展共享电单车规范停放治理试点工作,在全市12条主要道路的20个问题集中点位启动规范停放试点。试点区域通过政企联动、规范停放管理、强化巡查调度、数字化监管等手段,减少乱停放现象,优化车辆停放秩序。

据了解,目前,规范停放治理试点工作将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车辆随意停放问题,以及对市民出行造成严重影响的20个区域(地铁1号线清川站B出口、国贸大厦停车场出入口等)和12条道路(民族大道、会展路、滨湖路等),作为首批治理的重点对象,着力治理超范围停放、占道堆放等不文明乱象。

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综合整治科科长余勇生介绍,治理工作聚焦三大方向:优化停车区域设置,完善电子围栏和“一张图”管理;压实企业责任,强化调度和考核;加强执法监督,对违规停放车辆依法查处。此外,试点高精度电子围栏和AI还车技术,推动智能管理。“我们探索实践高精度电子围栏划设,解决车辆定位不精准导致的超范围停车问题。同时,探索利用AI技术的拍照还车功能,通过大数据算法精确判断车辆停放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目前,美团等企业已在民族大道广西铁投集团大厦等区域试点应用。”余勇生说。

后续,南宁市将认真总结试点区域工作经验,形成符合南宁本地实际的治理经验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持续优化共享电单车管理,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助力打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城市文明需要每一位市民参与。在此呼吁大家:骑行结束后,请将车辆停入指定区域,避免占用公共通道,影响他人正常通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坚决杜绝逆行、载人等不文明行为,以确保骑行安全,预防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1170 记者:凌剑伊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