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南宁立德机器人生产基地在宾阳县黎塘工业园区宾州产业园正式启用。这一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宾阳县智能制造产业迈入新阶段,将为当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半年建成投产 政企协同跑出“加速度”
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于今年2月18日开工建设,涵盖焊接机器人整机生产线、培训中心及展示中心。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基地仅用半年时间便完成建设与设备调试,并实现部分设备交付。启用当日,记者在基地内看到,数台焊接机器人有序运作,精准完成自动化焊接任务,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南宁立德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振芳感慨:“政府的全方位支持让我们得以快速推进生产建设,边生产边交付的模式创造了行业新速度。”基地副总经理段俊表示:“机器人替代人工焊接符合国家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战略方向,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技术突破赋能船舶智造 共享模式斩获亿元订单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立德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南宁基地母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分布式驱动控制系统与AI视觉焊接机器人集群产品,通过数字孪生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了船舶行业首个覆盖设计、工艺、设备、辅料的全链条数字资产平台。该技术成功破解船舶制造“用工荒、交付难”难题,实现“用立德,交船快”目标,并形成覆盖船舶重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智能解决方案。
其共享工厂模式更斩获船舶行业首个亿元级订单,与江南船厂、招商重工等企业加速AI焊接业务落地。段俊介绍:“我们将为西南地区及东南亚市场提供高品质焊接机器人产品,助力本地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高地。”
“智造”驱动县域经济 宾阳布局新质生产力版图
作为广西经济大县,宾阳县近年来紧扣南宁市“一体两翼”产业布局,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依托全区首个县域新质生产力创新基地,当地聚焦低空经济、先进制造业等赛道,引进多弗直升机、鼎峰无人机等标杆项目,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千行百业:晶飞能源光伏组件成功开拓欧洲市场,中南电力风电场通过AI运维系统实现无人机巡检替代70%人工,年增发电量超1100万度。
宾阳县委、县政府通过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等策略,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胡振芳透露:“南宁基地将培养并输出高技能人才至全国及东盟地区,助力区域智能制造生态建设。”随着立德机器人等项目的落地,宾阳正以“智造”为引擎,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加速奔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