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赛”在南宁街头急速上演。面对一名手掌被绞肉机完全割断的伤者,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迅速启动“生命救护绿波”机制,仅用13分钟便完成20公里高速转运,以分秒必争的“南宁速度”为伤者打通生命通道。
当日13时许,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以下简称高速公路一大队)接到紧急求助:一辆从崇左扶绥疾驰而来的120急救车上,载着一名手掌完全离断的伤者,当地医院无法处置,需紧急转至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进行再植手术。
接警后,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迅速启动“生命救护绿波”机制。指挥中心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和大数据分析,为急救车辆规划最优路线:南站大道—沙井大道—青川桥—清厢快速路—中华路—南京路。并全程协调沿线交通信号灯开启绿波保障;同时,指令高速公路一大队辅警林日帅等警员驾驶警车前往接应,确保车辆快速通行。
“打开双闪灯,跟紧警车!”13时22分,林日帅在南宁绕城高速沙井收费站接到急救车辆后,立即开启警灯,拉响警笛,带领救护车一路疾驰。在“生命救护绿波”机制的保障下,指挥中心精准调度,沿线执勤交警密切配合,原本需要30分钟的20公里路程,急救车辆仅用13分钟便安全抵达医院。到达医院后,林日帅迅速协助医护人员将伤者送入抢救室,实现“警医无缝衔接”。
“当地医院条件有限,医生说必须争分夺秒送到南宁的医院,手掌才有希望保住!没想到交警同志这么快就把我们安全送到。”伤者家属激动地说,“谢谢南宁交警为我们抢出了救命时间!”
据了解,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自2021年在全国首创“生命救护绿波”机制以来,通过“统筹指挥、整体联动、信号绿波、铁骑开道”的模式,已为1500余名危重病患者、伤员及临盆孕妇开辟绿色通道。此次高效救援,再次展现了该机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也以“南宁交警速度”传递了城市的温度,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