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有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壮族聚居村——群星村。全村878户3452人,壮族人口占比超95%。近年来,群星村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为主线,聚力“同向善治理、同力传美德、同心让地筑路”,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同时,涵养文明乡风,激活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娘子军团”撑起治理“半边天”
巷邻互助有温度
在群星村的治理实践中,妇女群体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村支书带头,联合女干部、妇联主席及执委等组成治理团队,将“倾听+共情+疏导”与弘扬“好家风好家教”、践行移风易俗“四个统一”标准、落实村规民约深度融合,成功化解了诸多基层矛盾。
坛荣坡与部雨坡村民长期未决的山林权属纠纷,在治理团队的努力下迎来转机。她们依据村规民约中“邻里和睦、互谅互让”原则,耐心调解,最终引导双方达成和解。此外,她们还联合民政、司法、公安等部门,切实解决了部雨坡三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生活与教育难题。
通过倡导移风易俗,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治理团队为文明乡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她们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余起,帮扶困难群众26人次。群星村也凭借出色的治理成果获评南宁市文明村,妇联主席欧秀清荣获“南宁市最美基层女干部”称号。
群星村志愿者走村入户开展宣传
孝亲敬老蔚然成风
“厚养薄葬”深入人心
群星村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将其深度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如今,村里有2位百岁老人、18位90岁以上老人,他们的幸福晚年成为村庄文明风尚的生动写照。村“两委”建立奖励帮扶机制,定期组织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慰问高龄老人。每逢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米面粮油等慰问物资便会送到老人手中,驻村工作队和志愿者也会上门为老人们提供贴心的生活服务。
群星村驻村工作队和志愿者定期上门服务和慰问高龄老人
依托“一约四会”制度,群星村积极宣传“厚养薄葬” 理念,明确殡葬操办不超过两天、就餐不超20桌的标准,倡导简化丧葬仪式,摒弃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行为。如今,孝亲敬老、厚养薄葬的理念已在群星村深入人心,成为村民们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
党群同心筑“富路”
产业赋能促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交通是制约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打通产业发展“致富路”,群星村党员和群众齐心协力,老党员率先垂范,主动让出自家土地用于道路扩建,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积极响应。
截至目前,全村累计投入549.29万元,完成4条共计4.52公里的道路扩建工程。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群星村成功引进昆仑高寨山年产200万吨优质花岗岩骨料、黑猪养殖、鸵鸟养殖等多个产业项目,还引入广西鹏硕农业有限公司发展水产养殖项目。这些产业项目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超1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个以上。
广西鹏硕农业有限公司位于群星村的水产养殖项目
产业发展不仅提升了经济水平,更有力反哺了乡风文明建设。近年来,在企业支持下,群星村举办“回娘家”活动3场、助力乡村振兴活动6场。每年还投入专项资金2万余元,用于慰问孤寡老人、入伍军人家属以及资助困难大学生,实现了产业发展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从基层治理到乡风文明,从道路建设到产业发展,群星村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兴宁区文明办、昆仑镇
记者:王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