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7月13日,南宁市书法家协会与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寻”主题少儿研学活动。来自南宁市少年儿童“书法成长课堂”的小学员们在专业老师和家长的陪伴下,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字探索之旅。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内,讲解员为小学员们讲解甲骨文的相关知识。记者 农荟颖 摄
当天上午,研学队伍首先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参观正在热展的“殷契刻天下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展览的“殷墟甲骨”部分分为“重现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等四个单元,详细讲述甲骨文发现、研究的历程;居延汉简则生动展现汉代戍边吏卒的生活,展出的展品中包括多件珍贵原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学员们通过近距离观赏这些跨越千年的珍贵文物,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展厅内,带着神秘色彩的甲骨文元素展品吸引了小学员们的目光。记者 农荟颖 摄
小学员们认真倾听讲解。记者 农荟颖 摄
南宁市少年儿童“书法成长课堂”的小学员们在研学点合影留念。记者 农荟颖 摄
随后,在南宁市书画院,小学员们在广西金石研究会副会长徐永茂的带领下,参观了《元魏风华——北朝石刻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金石拓本展。展厅内陈列的魏碑、造像记等石刻拓片,展现了北朝时期雄浑大气的书法艺术风格。北朝石刻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物质载体。不少小学员表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对文字以及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南宁市书画院,小学员们参观《元魏风华——北朝石刻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金石拓本展。记者 农荟颖 摄
两位小学员正认真阅读展览的文字介绍。记者 农荟颖 摄
广西金石研究会副会长徐永茂在为小学员们讲解石刻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记者 农荟颖 摄
南宁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小静表示,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欣赏文化瑰宝,希望这种直观感受能在他们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激发他们的兴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员们席地而坐,听得津津有味。记者 农荟颖 摄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南宁市文联和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的文化惠民活动之一,接下来,主办方还将继续推出更多形式新颖的文化惠民活动,助力南宁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让更多市民能够近距离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