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五塘镇西龙村太可了!彩礼降了、钱包鼓了、乡风暖了,村民日子美得很

在兴宁区五塘镇西龙村,一幅凝心聚力促发展、文明和谐共振兴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个下辖7个自然坡、28个村民小组,拥有5800余人口的村庄,近年来以党建为引领,将移风易俗作为深化基层治理和推进文明村镇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制度创新、文化滋养和产业兴旺,让文明新风在村里落地生根。

制度创新强保障

文明乡风有根基

西龙村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着力构建移风易俗长效治理机制。村里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走访村民、召开村规民约恳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并积极采纳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将孝善敬老、邻里互助等优良传统融入其中。

不仅如此,西龙村还健全了组织体系,推选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村“两委” 成员担任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的 “四会” 成员。制定实施 “四个统一” 标准,针对婚丧嫁娶等事宜提出具体意见,对彩礼上限、随礼金额、宴席规模等都进行了细化。这一系列举措,让移风易俗工作有规可依、有标可循,为文明乡风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熏陶润人心

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西龙村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不断筑牢宣传教育阵地。村里充分利用宣传栏、文化书屋、文艺舞台等平台,积极倡导尊老爱幼、厚养薄葬、勤俭节约、婚事新办等文明理念。

此外,西龙村还巧妙地将法治长廊、凉亭、榕树下等村民常聚集的地方打造成“议事厅”,畅通了群众的诉求渠道,营造了民主协商的良好氛围。每逢节日,村里都会组织开展 “我们的节日” 系列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演出、技术培训、全民阅读等文明实践活动,让现代文明理念与各类文化活动深度融合。

在这样良好的风气熏陶下,西龙村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龙头坡的致富能手们捐资安装8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庄的夜晚;那腊下坡的众多青年踊跃捐助一万多元,帮助困难家庭渡过难关;身残志坚的李家华多年如一日,无偿帮助单亲邻居照看孩子…… 这些互帮互助、崇德向善的行为,正是西龙村乡风文明的生动体现。

五塘镇西龙村法治长廊凉亭

产业赋能添动力

环境整治塑风貌

物质的富足是精神富有的基础,产业的发展为西龙村的文明建设增添了动力。西龙村积极盘活集体资源,与交投扶贫加油站、盛天水泥制品、富凤牧业等优质企业深化合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从原来的不足10万元提升至 2024年的17万元。

同时,依托本地合作社和种植基地的技术优势,西龙村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模式,带动全村3000多亩瓜菜种植连年丰收,“五塘苦瓜” 成为当地的特色品牌,助力村民们增收致富。产业的发展,让群众有了更强的底气去抵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西龙村还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开展村容整治行动,清理卫生死角,全面提升村民的生活环境,营造出干净有序、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五塘镇西龙村村民正在采收苦瓜

如今,通过移风易俗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西龙村呈现出民主治村凝聚力强、特色经济稳步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的良好局面。文明新风正吹拂着这个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西龙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来源:兴宁区文明办、五塘镇

记者:王可欣

阅读量:120 编辑:黎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