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是南宁市培育和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南宁锚定半导体、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核心赛道,通过“基金+产业”双向发力,精准招引龙头企业、精心培育新锐力量,一批重量级电子信息显示项目纷纷落地生根。
从半导体材料研发到芯片设计创新,从封装测试再到模组与终端组装的全链条布局……如今,南宁已成功构建起环环相扣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昔日的产业“珍珠”正被串联成璀璨的“项链”,推动产业向着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加速奔跑。
“基金+产业”双轮驱动
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广西华芯振邦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芯振邦”)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先进的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一颗颗芯片在这里完成封装测试环节。
近年来,南宁市采用“基金+产业”双向发力模式,以“芯片设计带动中上游、封装测试带动中下游”双轮驱动产业发展——向上游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产业,向下游延伸模组及终端组装。华芯振邦便是这一战略布局下的典型受益者和推动者:通过基金、股权直投等方式,华芯振邦成功落地南宁,带来了全区首台12寸晶圆光刻设备,填补了广西集成电路晶圆级封测领域的空白。
“半导体产业链条较长,先进封装也是产业链条中设备投入较重的环节,我们利用自身的技术产品特色,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成上下游进入广西区内发展,提高区域内半导体产业链协同发展。”华芯振邦董事局助理林旺杨说,华芯振邦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广泛应用于显示屏、手机、手表等电子产品领域。
目前,南宁市成功构建起覆盖半导体材料、芯片设计、封装测试、显示模组及终端组装的完整产业生态圈,一系列优质项目如国人科技、南宁初芯、南宁泰克、拓米等纷纷落地,为南宁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
链式招商强集群
在南宁市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中,链式招商策略发挥了关键作用。南宁市围绕重点企业,开展精准的产业链招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做优做强产业集群。南宁变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变格科技”)就是这一招商策略下的重要成果之一。
“公司专注于全尺寸金属网格触控核心材料、触控模组及整机的生产制造,同时开展新材料和创新技术的应用研发。”变格科技副总经理陈志荣表示,公司世界级核心专利的金属网格电容触控技术,可实现柔性、曲面、3D触控材料的制造,技术创新性与含量位居行业前列。
自2023年9月投产后,变格科技已建成8条半自动化及全自动化产线。在应用创新方面,公司研发的触控模组可直接贴合普通电视机,使其升级为商用办公一体化触控智慧电视,大幅提升交互体验与办公效率。“凭借先进技术,公司已成为多家全球知名企业的主要触控产品供应商。”陈志荣说,当前公司订单持续增加,正逐步进入量产增量阶段,营收有望快速增长。
从上游的材料供应到下游的终端产品制造,各环节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产业集群:广西德润专注PCB线路板制造,拓米专注新型显示材料,南宁初芯深耕显示芯片设计,华芯振邦专注显示芯片封装测试,世纪创新、南宁一芯、南宁变格专注显示模组和显示屏制造,区域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精准赋能激活力
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南宁市聚焦“技术攻关+产业协同”双向推进,精准赋能,全力激活企业的创新发展活力——
2024年,南宁初芯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南宁市宏彩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优泰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电子信息企业获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南宁泰克半导体入选广西第二批链主型龙头企业;瑞泰精密(南宁)科技有限公司获广西优秀企业称号;华芯振邦攻克钯金凸块工艺等“卡脖子”技术难题,成为全球首家实现钯金凸块量产的半导体企业,获得“广西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国半导体‘先进封装最佳品牌奖’”等荣誉称号。
目前,南宁市电子信息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上游有熔石英玻璃、铝合金材料、靶材等,中游有电子元器件、封装测试、模组制造等,下游包括网通设备、计算机、显示器及可穿戴设备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半导体产业方面,已形成从上游材料、芯片设计,中游封装测试、模组制造,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生态。
“南宁市将紧紧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重点发展包括光学、声学、视觉在内的多种传感器产业、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存储产业以及智能网络通信和边缘计算模组产业。”南宁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引进高性能算力芯片如GPU、ASIC和FPGA等产业,并布局AR/VR设备等智能穿戴设备产业。同时,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