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严阵以待 全力防范应对台风“韦帕”

面对台风“韦帕”来袭,广西迅速进入 “战时” 应急状态。7月21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获悉,连日来,广西多部门严阵以待,细化实化各项防台举措,筑牢安全防线。

多部门协同,筑牢“战时”防线

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于7月19日18时针对台风影响的设区市启动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派出11支广西航空应急行动队携带装备前置到高风险隐患区域,做好台风防御通信保障工作。同时,统筹海事部门14艘海巡艇、44艘港作拖轮全部进入应急待命状态,协调4艘专业救助船在广西沿海布防,调派钻井平台及施工作业3艘大马力拖轮参与应急工作,协调中国安能一局提前对接北海市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准备。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统筹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及地方技术力量,派出7个工作组驻守重点市(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来宾、贵港、崇左),指导开展巡查排查和应急处置。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派出工作组到北海、防城港市实地督导各地落实台风防御措施。

自治区水利厅已组建6个工作组随时待命,7月20日先期派出4个工作组前往北海、玉林、梧州等市指导台风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对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梧州支队进行战备督查,随时投入救灾工作。

连日来,自治区防汛办、应急管理厅连续组织受台风影响设区市召开防汛防台风会商调度会,滚动会商研判,加强对台风“韦帕”防御工作进行再部署;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海洋、水文中心、气象、海事等部门也对本系统各单位强化防御会商调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多维度预警调度,构建防台安全网

各部门加强预警叫应,气象部门严格执行“1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和“靶向”预警模式,强化“红警双叫应”,发布预警信息217条,覆盖770万人次;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对预计受台风“韦帕”影响区域的71个乡镇发送台风预警靶向信息207.45万条,对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桂平市3个乡镇发送靶向预警信息4.43万条,提醒做好相关防范工作;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抓好易涝风险点预警叫应,累计对36个地下室发送预警信息553条,对114个易涝点位发送560条预警信息,对68个在建深基坑发送173条预警信息;自然资源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2次、蓝色预警15次,发送预警短信1.8万条;广西海洋部门共发布风暴潮预警报手机短信4期,共1440余条,邮件4期,共468份;海浪预警报手机短信4期,共1440余条,邮件4期,共468份;实况速报手机短信1期,共360余条。

自治区防汛办督促沿海三市和农业农村部门落实在港渔船100%落实防御措施和海上作业人员100%上岸避险,目前我区休渔渔船7428艘(其中7347艘在区内休渔,81艘在广东、海南等区外渔港休渔)均按规定回港休渔、避风;北海市中海油涠洲岛油田2017人、近海养殖人员983人全部撤离上岸;防城港市渔排作业人员2093人,近海养殖人员863人已全部撤离上岸;钦州市渔排人员2317人全部上岸。海事部门严格落实船舶防台措施,随时掌握沿海779艘在港船舶防台动态,及时关停沿海海上涉水工程以及北琼、防琼、北涠航线,紧盯22艘危险品船。钦州、北海、防城港沿海三市积极组织协调各类防汛抢险队伍及灾害信息员队伍进入24小时待命状态,备足各类抢险救灾物资。

此外,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切坡建房地质灾害、非水利系统主管水库、城市内涝关键部位和涉山涉水旅游景区、各类在建项目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工作,做好外来人员防汛安全管理,全力做好台风防范应对准备。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341 记者:韦薇 编辑:李璐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