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借你的手表给我打个电话呗!”“同学,我的手机没电了,借一下你的手表可以吗?”……随着儿童电话手表的普及,其便捷的通讯功能为孩子与家长沟通带来便利,却也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猎物”。7月22日,南宁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民警揭露这类针对孩子电话手表的新型骗局,提醒市民警惕风险,守护少儿安全。
南宁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刑侦大队民警陆泓宇介绍,孩子们由于年龄小,辨别能力较弱,容易让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他们精心设计骗局,一步步攻陷孩子的防线,不仅造成事主财产损失,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可能被用于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家长和孩子要注意以下常见诈骗手段:“借表”实为盗卡,变身犯罪工具。不法分子常以“手机没电、欠费或丢失”等看似紧急的理由,向孩子提出“借用”电话手表。一旦得手,他们会趁机窃取手表内的电话卡,或悄悄调包成废卡。这些被取走的电话卡,往往被用于拨打诈骗电话、发送诈骗短信等违法犯罪活动,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工具”。
“高额报酬”作饵,诱导出租出售。部分不法分子瞄准低龄中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以“高额报酬”为诱饵,诱骗孩子出租或出售自己的电话手表及配套电话卡。殊不知,这些设备和卡片一旦流入不法分子手中,便可能被用于洗钱、诈骗等违法活动,孩子无意间可能成为犯罪“帮凶”。
冒充身份行骗,远程操控转账。更具迷惑性的是,不法分子会冒充亲属、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等身份,通过电话手表与孩子取得联系。他们利用孩子单纯、易恐慌的心理,通过诱导、欺骗甚至恐吓等方式,让孩子提供家庭住址、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或直接诱导孩子说服家长进行转账,造成家庭财产损失。
植入GOIP设备,致号码异常关停。若不法分子成功获取电话手表中的电话卡,还可能将其插入GOIP拨号设备。这类设备可远程批量拨打诈骗电话、发送诈骗短信,不仅助长诈骗行为,还会导致电话卡因“异常使用”被运营商关停,影响孩子正常通讯。
警方提醒:
1.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防骗教育,告知孩子收到陌生人信息要及时与家长沟通,遇到“陌生人借用电话手表”一律拒绝,不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要与对方进行屏幕共享等操作。
2.妥善保管银行卡、支付密码等物品和信息,关注孩子电话手表的使用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3.如电话卡被盗,应立即联系运营商挂失、注销,以防被犯罪分子利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