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引才上百名,广西海创基地做了什么

2016年7月22日,广西·中关村创业创新人才基地(广西海内外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正式揭牌运营。九年来,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基地秉持“引进一名高端人才、组建一支科研团队、研发一项科技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理念,紧扣广西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累计促成170余名高层次人才以创办企业、高校院所任职、开展成果合作等方式在广西落地发展,成为广西面向海内外招引各类优秀人才的重要窗口。

搭建平台,构筑引才“强磁场”

基地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服务体系。基地位于广西人才大厦7—8层,基础配套设施齐全,设有独立办公室、联合办公室、路演厅、会议室、成果展示区等,为入驻项目团队提供免费办公场地支持。同时,基地依托专家人才服务网、“云上海创”等互联网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对接模式,让区内单位与人才项目实现“永不落幕”的对接。

九年来,基地累计举办人才对接、技术交流、产业研讨、园区考察、双创培训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超过500场,参与人数近三万人次。此外,基地连续承办九届海内外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累计邀请1572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携项目来桂对接交流,为广西集聚引进大量“高精尖”项目。

精准服务,打造留才“软环境”

基地以“项目对接-项目落地-项目发展-产业合作”全链条人才服务为核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并依托广西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工作支持、生活保障、项目申报等事项的办理服务,让人才在广西安身、安心、安业。

以由国家级专家彭波创办的广西澍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基地在其落地过程中提供了工商注册、场地选址、厂房装修、资源对接、人才认定等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发展。目前,彭波专家已获认定为南宁市B类高层次人才,公司研发的血糖仪、手术光纤照明设备、一次性光纤等多个项目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成果转化,激活产业“新动能”

基地坚持“以才促产”,推动政府、高校、企业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多元化合作。九年来,基地累计推动上百个人才项目与区内单位达成合作,推动32个人才项目在广西形成较大的产业效益,其中15个人才项目在不同程度上填补广西区内技术空白,有力推动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基地引进在外桂籍优秀人才发起成立广西慧康人才发展研究院,进一步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吸引和带动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广西发展服务。今年以来,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主任谢院生教授多次率队深入广西各地,为大健康产业建言献策、开展公益医疗行动和慢病管理与学科建设指导工作,推动高端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服务基层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辐射全区,形成引才“新格局”

为推动人才的创新活力在广西充分涌动,基地全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了一套可复制、标准化的特色新型的双创培育和服务模式,积极推动引才模式辐射至全区。目前,基地已与青秀创新中心、力合科创(南宁)创新基地等园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服务地方重点产业双招双引与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基地已累计促成452名高层次人才意向落地广西(国家级专家206名),其中177个高层次人才项目正式落地广西(国家级专家项目80个)。

九载引才汇智,广西海创基地以人才为“核”,点亮了广西创新创业的“星空”,走出了一条符合广西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路径,助力广西打造区域性人才聚集区和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高地。

阅读量:55 通讯员:钟佩珍 编辑:曾艳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