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名人走进南宁市马山县 探访农旅新场景

7月20日,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南宁市委网信办承办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网络名人采风活动在南宁开展。活动邀请了10位区内外网络名人走进马山县,共同探访马山智慧农业、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小小种子”书写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马山县依托喀斯特地貌天然繁育隔离屏障和玉米产业基础,2021年确立现代种业为主导产业,实施杂交玉米、功能型养生稻米、马山黑山羊、蓝莓、禽类等现代种业多元化发展战略。2022年以来,全县玉米、水稻制繁种超10万亩,建成1.6万亩高标准示范基地,万头黑山羊育种场(一期)建成投产,引进优质种羊6000多头。全流程机械化水稻育秧厂、玉米种子烘干包装厂投入使用。种业驱动地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黑米茶加工、黑山羊深加工及东风食品加工等项目建成落地,推动多条农业产业链升级。2023年获评自治区杂交玉米制种大县,2024年以“数字种业”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实现从“石缝求生”到“数字兴业”转型。

在马山黑山羊核心种羊场中,每只羊都佩戴着红色血缘耳标和黄色个体耳标,通过“1公配30母”的科学配比系统规避近亲繁殖。只要扫一扫耳标上的专属二维码,就可以了解这只羊的信息,对每只羊追根溯源,确保科学繁育。通过数字化管理,种羊场年存栏能繁母羊10000只,年出栏种羊10000只、商品羊20000只。

科学繁育的黑山羊吸引了网络名人们。记者 杜佳徽 摄

“在我们的平台上不仅能监测到天气、水分、土壤肥力等信息,而且只要在平台上点一点,无人机就会循着预设坐标点精准飞向目标区域,开始巡田作业。”在马山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心,负责人向采风团一行展示着智慧农业管理平台。该平台整合政务服务、产业服务、农场管理三大板块,农户通过手机就能预约农机、查询市场、申请“种业贷”等。

“去雄”是玉米制种最重要的环节,是获得高标准杂交种的关键。通过玉米去雄识别模型,系统运用卫星遥感把握种植格局、无人机航拍获取植株细节以及田间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关联建模图像与环境数据,实时监测植株去雄情况,还会在手机上向农户推送去雄预警和操作建议。

采风团一行听取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的相关情况介绍。记者 杜佳徽 摄

从“会种养”到“慧种养”,在数智技术赋能下,马山种业正以“芯片”级突破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也让网络名人们赞叹不已。“把人工智能运用到农业上来,让农业实现数字化,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也给马山的种业、农业带来了巨大前景。”网络名人“罗富强观察室”表示。

绿水青山解锁活力迸发的文旅体验

当天,采风团先后前往马山弄拉、水锦顺庄,亲身感受马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深入了解马山的文旅资源和发展潜力。

采风团听取弄拉石漠化治理模式的介绍。记者 杜佳徽 摄

群山环抱、万峰连绵,走进弄拉,绿意扑面而来,连呼吸都浸透了清凉。这里的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9.6%,是目前南宁市石灰岩石山植被和生态环境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因骑行环境优美、赛道富有挑战、山间空气清新的特点,弄拉吸引了众多骑行爱好者来到这里享受运动的快乐。

在水锦顺庄,天然峡谷、瀑布、清泉池、溪流交相辉映,一幅幅令人惊叹的山水画卷映入眼帘。星空房、四合院、悬崖民宿……独具特色的民宿中住满了前来玩水度假的市民游客,在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中,感受“天然冰箱”的“清凉暴击”。

山水相依的水锦顺庄宛如一个“天然冰箱”。(水锦顺庄供图)

“马山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是度假、养老的好去处,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网络名人“包明说”表示,希望能通过网络名人们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能看到马山的美。

活动期间,网络名人通过图文、短视频等方式,在各社交平台大力宣传推介南宁,参与相关互动话题讨论,#人工智能e企兴桂#、#AI赋能南宁千行百业#等活动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过1.7亿次。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145 记者:黎南茜 杜佳徽 编辑:杨方春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