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自动化中控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屏幕查看垃圾发电全流程。记者 叶子榕 摄
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是“龙头”。上半年,邕城大地经济建设不断传来喜讯:截至6月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6148.47亿元、同比增长16.22%,营业总收入194.15亿元、同比增长39.39%,利润总额8.74亿元、同比增长29.52%。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并再创新高;市属国有企业1—6月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2.40亿元,国有资本带动形成的规上工业总产值126.12亿元,同比增长13.46%,国有企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我市国资国企铆足干劲、担当作为,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逐绿而行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隔着玻璃眺望垃圾库,几只巨型抓斗稳稳抓起成吨生活垃圾,有序运送至焚烧处理系统。在南宁建宁水务集团下属子公司广西环发集团运营的南宁市双定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清洁焚烧发电厂里,生活垃圾通过清洁焚烧技术持续“放电”,成为点亮城市的“充电宝”。
从垃圾处理难到“点废成金”,科技的力量正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也为循环经济产业注入蓬勃发展的新动能。今年以来,广西环发集团扛起绿色发展重任,在“绿色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广西环发集团实现营收约6.67亿元,同比增长47%;利润总额1.31 亿元,同比增长57%。截至6月底,集团已经完成南宁市‘四县(市)六区’的城乡统筹环卫一体化业务接收,累计处理固废超70万吨,实现发电量约3.04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2.53亿千瓦时,节约燃烧标准煤约7.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72万吨。”南宁建宁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广西环发集团副总经理陈学文介绍。
广西环发集团打出“技术改造+工艺优化+成本管控”组合拳,通过持续推动设备提效、能耗双降,实现了固废处理前、中、末端项目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营。“集团在兴宁区金仑片区成功打造南宁首个环卫无人清扫试点项目,并推广至五象新区,推动首府城市环卫行业智能化转型;在固废处理末端将除氧器乏汽回收技术等4个课题研究成果应用生产,有效提高锅炉等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陈学文说。
广西环发集团的亮眼表现,是南宁建宁水务集团深耕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下一步持续推动再建续建项目早日达产达效,计划下半年新开工项目11个,全年计划完工项目20个。通过产业聚集,吸引环保产业链企业落户南宁。同时,依托集团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4个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招引科技含量高、产值贡献大的热电需求企业入驻,延伸和做强产业链。”南宁建宁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刘金虎说。
向“新”向“智”为城市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聪明”的地铁车站长什么样?乘客只需语音提问,便可在地铁车站智能客服交互终端实现语音识别、路线指引等。
在AI技术加持下,人们的出行方式越来越有智慧。成立于2012年的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是国内首批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商业语音识别的公司之一,当前该公司更是通过AI等技术融合发展和多元应用场景落地,赋予城市更多“智慧”。
“2023年,云知声与集团公司在南宁市合资设立桂云通公司,并将全国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引入广西。今年6月27日,云知声82P智算中心(一期)在南宁轨道科技创新产业园二期建成启用。6月30日,云知声作为‘人工智能第一股’正式登录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集团公司参与云知声首次公开募股的战略配售,传达了集团公司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城市综合服务’的信号。”南宁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投资与资本运营部部长王晶格说,云知声上市后将打造轨道交通、社区生活、教育医疗等智能场景,分期落地智算中心、数据制备中心、智能终端制造中心、实训中心、上下游集聚中心等项目,让市民的公共交通出行更加智慧便捷,提升社区服务、生活服务品质。
随着云知声东盟总部落地南宁,更多的“朋友圈”仍在构建中,将吸引如医疗AI影像分析企业、交通数据算法公司等上下游伙伴入驻,带动智能硬件、数据服务等关联产业集聚,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
除了云知声,南宁轨道科技创新产业园的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项目也在赋能我市产业加速升级。南宁轨道科技创新产业园自揭牌以来,引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企业35家。其中,在产业园二期吸引了360集团入驻。“今年,集团公司将与360集团共同打造中国—东盟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开展一系列AI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动AI赋能网络安全、交通、生活等多场景应用。”王晶格说。
南宁轨道交通投资集团将依托在智慧交通、智慧生活领域的资源优势,全力建设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同时,联动多家第三方服务机构形成服务矩阵,加快形成人工智能产业聚集效应,为地区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价值。
做大做强助力南宁高质量发展
千帆竞发势如虹,奋发实干正当时。
在科技创新中当先锋,在经营发展中创佳绩……今年以来,南宁市国资委坚持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升级方面,我市国资国企加快构建以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铝精深加工产业提档升级。广西华芯振邦半导体有限公司凭借多项技术革新,上半年率先在全球实现了钯金凸块工艺技术的生产验证及量产。在创新发展方面,南宁市国资委累计培育各类创新型企业32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11家。广西国潮铝业有限公司、南宁产投宏发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广西申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列入自治区2025年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名单。在深化国企改革方面,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任务完成95%以上,围绕“8+1+N”企业集团格局整合组建36家专业化子集团,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持续优化。
稳经济、促发展。南宁市国资委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实”的作风,围绕“8+1+N”企业集团格局,优化市场化经营运作模式,主动规划项目投资、招引和培育,深度服务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打造南宁市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市属国有企业在农产品、工业品、能源矿产、仓储物流、金融等重点领域的主导优势,高效整合供应链上下游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资源,构建产融协同生态圈,赋能产业招商集群发展;推动企业主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开展合作,围绕优势业务板块积极开展跨境产业布局,稳步开拓海外市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