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央文明办传来喜讯——南宁市科技馆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南宁市持续推动科学普及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作为大型综合性科普场馆,南宁市科技馆始终锚定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核心目标,创新构建“资源赋能、平台筑基、责任引领”三维服务模式,不仅让科学普及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更让精神文明建设在互动体验中扎根生长。
科普矩阵厚植科学根基
走进南宁市科技馆,仿佛走进一座科学与文明交织的奇妙乐园:7个主题展厅构成的核心展教空间里,308件展品如同一个个被打开的知识宝盒,将城市发展的脉搏与现代科学的魅力缓缓铺展。科学乐园里孩童的欢笑声、航天世界中仰望星空的专注眼神、智能世界展厅里与机器人对话的好奇表情,共同勾勒出一幅全民探索科技的生动图景。
职业体验城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触摸未来职业,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里,思维的火花频频碰撞,4D影院的光影变幻带孩子们穿越时空……这些功能各异的特色空间,与主题展厅共同构成“科普展示+互动体验+教育实践”的现代化科普矩阵,让因材施教不再是口号,让趣味学习成为常态。
“今年暑期,我们准备了378场系列科普活动。其中,‘时光漫游’主题展,像一场穿越时空的科学对话;‘未来科学+’系列开设了十大公益课程,为青少年打开探索前沿科技的窗口。”南宁市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科技馆针对不同节假日策划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将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巧妙融合,让爱党爱国、科技报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底生根发芽。免费对外开放至今,南宁市科技馆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超过4600场次,服务群众约380万人次。
“燎原计划”点燃科创教育新引擎
“将数学运算融入竞技运动,对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很有启发。希望今后能与南宁市科技馆共创中新两地科普教育新局面。”近期,新加坡环球科学中心营运经理黄凯思在南宁参加东盟科普教育工作交流活动后,对南宁市“燎原计划”赞不绝口。
2021年,依托中国发明协会“燎原计划”中小学创新创造教育科创研学基地,南宁市科技馆紧扣“双减”需求,研发推出南宁市“燎原计划”活动品牌。活动涵盖数棋竞技、创客制作等板块,通过探究式教育打通学科壁垒,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
如今,南宁市“燎原计划”已连续举办四届,如星火燎原般席卷校园——550所学校逾85万名师生投身其中,获授予专利权20多项,35件作品在全国、国际赛场摘得7金9银9铜。亮眼的成绩引来各方关注:陕西省西安市科协、江西省宜春市科协等单位专程到访,探寻“让知识活起来、让创意落地生根”的秘诀。
“今年我们将选送30多项优秀发明创新成果冲击国际赛事,让科创之火燎原不息。”南宁市科技馆馆长蒙科祺表示,该馆将深化实践探索,形成科技创新教育“南宁模式”,推广打造广西乃至全国“燎原计划”科创研学品牌,走出青少年科创教育资源整合、协同育人、探究实践的“特色之路”。
深化文明创建彰显科普社会责任
在南宁市科技馆,每一项科技展品都承载着文明的温度,每一场科普活动都播撒着科学家精神的种子——
馆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园地与同心圆文化广场交相辉映,“中国科学家精神展”等17个专题展览,让150万人次未成年人在科技熏陶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科技周里的环保实践、航天日中的爱国宣讲、防灾减灾日里的生命教育,让关键节点成为文明培育的生动课堂。
南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与科普志愿服务队,吸纳专家、科普志愿者、学生志愿者超4000人,围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将文明实践延伸到校园、社区和乡村,服务时长超12万小时,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传播志愿文化,助力推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
“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科普工作全过程,是我们不变的追求。”蒙科祺表示,南宁市科技馆将以“全国文明单位”为新起点,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科普工作深度融合,重点推进科普服务提质升级,进一步深化“科技+文明”特色,开发更多融合科学知识和文明礼仪的互动展项;扩大公益科普覆盖面,重点关爱特殊群体,让科普服务惠及广大群众,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作出新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