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电视剧里看到了亭子码头。”“刷短剧好像看到了南宁的楼宇。”“这不是我们大南宁的良庆大桥吗?”……近期,南宁市民在观看《此刻无声》《声色犬马》等热门微短剧时,总能发现熟悉的邕城场景。南宁市凭实力——繁华都市与秀丽风光,成为众多微短剧里的“A市”。今年暑期,多个剧组扎堆邕城,不仅让青秀山、百益·上河城等频繁“入镜”,更圆了许多市民的“演员梦”。
众多微短剧选择在南宁的热门景点拍摄取景。 张洛佳 摄
山水与都市搭就天然摄影棚
今年暑期,广西聪兴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执行导演王裕华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微短剧《天外来客》在南宁开机,并在南宁多地取景拍摄,该公司承接了该剧部分演员统筹、现场执行等工作。“今年暑期档期格外火爆,有不少新剧组进驻南宁。”王裕华介绍,公司近年来深耕微短剧领域,经她手的就有近200部短剧,邕江、青秀山、南宁园博园等秀美山水,华润大厦、百益·上河城呈现的华丽都市,华兴里、鸳鸯楼反映的市井生活,都在她的镜头下呈现过。
“如今微短剧市场火热,各类题材丰富多彩。”王裕华表示,众多外地团队扎堆南宁取景拍摄微短剧,是因为南宁有着不可复制的性价比优势。“相对于在摄影棚内拍摄,实景让观众看剧时更有沉浸感。而南宁高楼林立的现代街景、亮丽时尚的大型商业建筑,都符合微短剧中关于繁华都市的设定。加上南宁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美食文化以及多元包容的人文底蕴,非常方便剧组多处取景。此外,南宁本土微短剧正处于上升势头,政府给予了大力扶持,在场地租金、人力成本等方面比其他城市更有性价比。”王裕华认为,政策的东风与尚未饱和的市场,让这片影视沃土焕发勃勃生机。
青春面孔体验短剧多彩人生
“还招群演吗?”“感觉好有趣,想体验。”……《天外来客》剧组开机的消息在网上发布后,南宁本地网友纷纷留言,折射出市民对参演微短剧的热情。
7月24日,在唐山路鸳鸯楼的复古民房处,兼职短剧演员小蒋正举着手机记录自己的群演经历,剧组工作人员则在周围忙碌着。“我3个月拍了8部微短剧,每次都有新体验。”小蒋表示,她是今年5月进入群演行列的,“前几天刚拍完6个半小时的戏份,累并快乐着!”
今年暑期,像小蒋这样被微短剧点燃表演热情的南宁年轻人越来越多。在许多微短剧里都可以看到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南宁面孔。
自媒体从业者黄子民是其中一员。他去年体验了一把微短剧演员后,一发不可收拾。他说,参演微短剧既能体验群演的乐趣,为自己的自媒体事业提供鲜活素材,又可以在闲暇之余多挣一份外快。
“群演的市场价公开透明。在南宁,无台词群演的价格一般都是80至120元/天,管盒饭。如果是特约演员,一般是200至1000元/天。”广西西路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选角导演张洛佳说,她曾参与《声色犬马》《此刻无声》等多部爆款微短剧的招募选角工作。张洛佳表示,剧组招募演员有一定的标准。例如:特约演员需要与主演搭戏,对其形象和台词有一定要求,如果演员是专业院校毕业或有演戏经验的更佳;保镖、保安、吃瓜群众等群演,一般是无台词表演,对形象没有太高要求,但需要有责任心。
张洛佳透露,今年暑期小演员在微短剧市场上也颇受欢迎,因为萌娃题材的微短剧数量不断攀升。但她提醒:“兼职群演时,要注意甄别群演招募信息的真假,谨防上当受骗。剧组招募群演不会收费,如果碰到要求交会员费或者培训费之类的,不要轻信。”
文旅融合书写广西光影故事
“如今,微短剧不仅供大众消遣,更是文旅推广的新载体。我们要用好微短剧,讲好广西故事。”王裕华认为。令人欣喜的是,如今,不少南宁本土影视公司正在成长。
不少扎根本土微短剧产业的影视公司,已从单纯承制方转向内容共创者。王裕华谈及她所在公司参与选角和承制文旅题材微短剧《孤单旅行团》《留学生公寓》《破茧》时,难掩自豪之情。她回忆,在拍摄过程中剧组将镜头对准高铁、广西山水等,结合剧情生动演绎,尽情展示广西自然风景和发展图景。
日前,自治区广播电视局、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2025年“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实施开展“四大行动”——实施开展精品创作行动,塑造“微短剧+文旅”新品牌;实施开展场景打造行动,构建“微短剧+文旅”消费新模式;实施开展全媒体传播行动,助力“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实施开展服务企业行动,扶持“微短剧+文旅”产业发展。到2025年底实现创作“微短剧+文旅”作品超过100部、广西微短剧产业总收入超过50亿元,推出一批现象级微短剧作品,带动打造一批现象级景点(景区),推动“微短剧+文旅”生态全面升级。
“接下来,我们公司将继续沿着‘微短剧+文旅’的方向前进,让广西风土人情与戏剧演绎碰撞出新的火花。”王裕华相信,当微短剧注入文旅,属于广西的光影故事正翻开惊艳序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