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童行 非遗筑梦”爱心暑托班(宾阳站)圆满落幕

近日,由南宁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共青团宾阳县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希望童行 非遗筑梦”爱心暑托班(宾阳站)圆满落幕。活动中,曾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大学生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组成“非遗青年队”,带领60名少年儿童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阿弟,舞龙要带风,才有炮龙的精气神!”在暑托班上,大学生志愿者小吴手把手教小学员挥动炮龙,龙身翻飞间,孩子们欢呼雀跃,笑声回荡在整个教室。一年前,小吴因希望工程资助圆梦大学,如今,他选择用志愿服务回馈社会。另一名志愿者小朱则带着小学员们缝制壮锦香包、编织竹编红船,他的话语朴实而真挚:“希望工程给了我追梦的勇气,现在能把温暖传递下去,就是我最想做的事。”

参与爱心暑托班的10名志愿者中,有4名希望学子。他们不仅协助专业教师管理课堂、辅导作业,更成为了小学员们最亲切的榜样和伙伴。项目负责人深受触动地说,受助学子从被帮扶对象成长为有担当的志愿者,生动诠释了“扶智更扶志”的教育真谛。

本次爱心暑托班以宾阳炮龙、壮锦、竹编等非遗技艺为载体,巧妙融合爱国主义、科普、自护教育、法治教育等内容,并采用“非遗导师+大学生志愿者+N”育人协同模式,不仅帮助希望学子融入社会,打通社会实践通道,更有效缓解了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及新兴领域青年子女暑期“看护难”等问题,实现从“物质帮扶”到“精神关爱”的升级。

据介绍,南宁市希望工程将持续探索受助希望学子参与公益服务的常态化机制,积极衔接实习见习、就业创业等社会资源,为希望工程受助大学生搭建多种类、多形式的志愿服务平台,锻炼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责任感及感恩之心,构筑共青团“实践锻炼—反哺家乡—就业引导”的培养体系,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守护文化根脉的温暖旅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44 图片:南宁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供图 记者:陈蕾 编辑:陈碧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