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嘴巴的植物如何“喝水”?盐分为何会威胁植物生命?盐粒为何能偷走绿叶的生命力?深埋地下的根系也需要呼吸吗?7月27日,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了“植物生命实验室”未成年人科普活动,小朋友们化身“植物小侦探”,在趣味实验中探索植物的生命密码。
活动伊始,科普老师通过视频展示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猜测植物种类,初步认识了土培和水培的区别。随后,老师以常见的芹菜、白菜和生菜为例,用“骨骼”比喻植物的根、茎、叶结构,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它们对植物的支撑作用,孩子们听得入迷,更对接下来的实验环节充满了期待。
“哇,大白菜变色啦!”当孩子们将白菜浸入色素水中,短短三分钟后,叶脉便显现出清晰的彩色纹路,宛如纵横交错的运输网络。科普老师解释道,植物的根系如同吸管,而叶脉则是隐藏的水管,通过极其细微的管道将水分输送到叶片各处,这一现象被称为毛细作用,日常生活中毛巾吸汗、粉笔吸墨等现象也是同样的原理。
在探究盐分对植物影响的实验中,孩子们将盐粒涂抹在白菜叶上,很快观察到叶片出现萎蔫。“盐粒就像狡猾的小偷,偷走了植物细胞里的水分,导致植物脱水死亡。”科普老师结合实验内容,讲解了什么是“烧根”现象。活动最后,孩子们分组设计营养土配方,确保植物茁壮成长。
今年10岁的陈璟亨捧着自己亲手栽种的盆栽,兴奋地说:“原来植物也会‘口渴’和‘饿肚子’,以后我要珍惜身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据了解,当天的活动是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2025年未成年人科普系列活动的首期,后续还将推出14期不同主题的科普活动,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