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防治是关键!广西疾控专家详细解答,教你守护“小心肝”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当天,自治区疾控局组织现场采访,围绕当前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流行趋势、防控重点、疫苗接种政策等内容进行权威解读,提升公众对肝炎的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点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副所长刘静介绍,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根据不同的肝炎病毒类型,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等5种肝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感染后可能会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若未得到规范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刘静表示,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相似,主要传播途径有3种,分别是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办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都不会传染乙肝、丙肝病毒。

在预防措施方面,专家表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我国从2002年开始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所有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

对于乙肝和丙肝的预防,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避免血液接触,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在进行拔牙、补牙、纹眉、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时,选择正规机构。保持安全性行为也很重要,要正确使用安全套。对于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孕妇,孕期时要接受临床医生的专业指导,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新生儿出生后,要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据悉,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广西通过扎实推进新生儿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开展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大力推进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等举措,实现了两种疫苗在广西的接种率均达90%以上,有效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及服务水平。丙肝虽然目前并无疫苗,但丙肝患者经2—3个月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后,治愈率可达95%以上。广西通过建立健全丙肝病例“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管理,重点针对高危人群开展主动筛查和多病同防,并多渠道开展丙肝防治相关科普知识宣传,加强群众对丙型肝炎的了解,提高群众防控意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627 记者:廖欣 通讯员:黎明 编辑:冼慧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