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说 | 南宁故事又上新:微短剧里的山水日常

“邕江的晚风刚入镜,青秀山的晨光已开机。”近期,爱看微短剧的朋友们总能在手机里刷到熟悉的场景。良庆大桥、鸳鸯楼、青秀山等地都成了微短剧里的 “名场面” 取景地,南宁正以独特魅力成为影视创作的 “天然摄影棚”。

高楼林立的现代街景能演绎都市繁华,百益·上河城的文艺范儿适配青春故事,街边小摊的烟火气又能承载市井温情。更关键的是,南宁本土微短剧正处于上升势头,政府大力扶持让场地租金、人力成本更具性价比。

热度之下,南宁人的参与感更是直接拉满。小蒋3个月拍了8部微短剧,黄子民把群演经历变成自媒体素材,80至120元一天的无台词群演报酬虽不多,却让普通人圆了“演员梦”。

日前印发的《2025年“微短剧+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更是给这股热潮添了把火,当山水风光、民俗文化借剧情走进千万屏幕,南宁的故事,正从街头巷尾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阅读量:99 作者:陈钰榕 编辑:罗宁 责任编辑:李琴 值班编审: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