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15岁的少年曾镜诚,以1分钟精准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408位的惊人表现,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就了这项“数字极限运动”的新篇章。这则消息让人们惊叹于少年的“最强大脑”之余,也引来了一些不解的目光:在数字浪潮奔涌的今日,如此费力攀登记忆的珠峰,究竟意义何在?
诚然,若仅将圆周率看作一串冰冷数字,这场挑战确似“苦役”。但曾镜诚所展示的,并非数字的堆叠,而是高度专注的定力、精密编码的巧思与顽强意志的结晶。从英国10岁少年阿尔贝托到印度马达瓦拉姆兄弟,再到中国少年曾镜诚,短短数月间这项纪录四次易主,恰是青少年创造力与专注力的鲜活写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字原住民”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在虚拟世界中寻找自我价值,拥有这样的自主意识已是难能可贵。就拿曾镜诚来说,他在短视频中看到阿尔贝托的挑战视频后,便萌生了尝试的念头。这种由兴趣驱动的探索精神,何尝不是当代青少年突破常规的典型路径呢?
少年们挑战的终点,并非圆周率小数点后的虚无缥缈,而是人类精神中那座名为“可能”的高峰。每一次刻意的记忆训练,都是对自身潜能的深刻挖掘。这也足以证明,在AI喧嚣的时代,人类心智依然蕴藏着自我突破的伟力。
当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占据记忆的领地,这种情况下,人类对自身潜能的探索反而愈发珍贵。“数字马拉松”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人们触摸数学之美,寻找认知之趣,淬炼专注品格。正如曾镜诚所回答的,这是青春岁月里的荣耀和自豪。少年们用数字编织的,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成长叙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