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以家风家训为笔,以廉洁文化为墨,绘就了一幅乡村治理与清廉乡村的生动画卷。
家风家训“种”上墙,乡村风景“亮”起来。走进武鸣区双桥镇八桥村大伍屯,一张张家风家训悬挂在村民的房子上。“家和万事兴,家廉万人敬”“勤俭持家光荣”,在家风家训牌的映射下村庄变得灵动而富有内涵。“自从家风家训上墙后,大家好像都开始自觉遵守上边的家训,就连村道都有村民主动打扫,整个村子干净整洁多了。”大伍屯村民黄好治面对村里的变化心生感慨,家风家训上墙以来,村里的风貌得到了明显的变化,村民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和谐,这些家风家训就像种在心里的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截至目前,八桥村大伍屯125户居民已全部将家风家训上墙,这些家风家训不仅美化乡村的环境,更成为村民休闲散步时的“廉洁课堂”。
双桥镇八桥村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讲”出来,邻里乡亲“聚”起来。双桥镇联合多部门,将家风家训讲座办到了村头巷尾,以村民主讲家风家训的故事,让家训从文字变得鲜活起来。“我家的家训是家和万事兴,家廉万人敬。是因为祖辈希望家庭成员要坚守廉洁的底线,不贪不腐,不为私利所动。”村民黄承治向大家介绍自己家风家训的来源,他以清廉为抓手,结合自身经历和身边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家风家训的重要意义、传承方式以及廉洁自律的关系,普及了清廉乡村的重要性。在家风家训讲座中,村民们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家族的家风故事和对家风建设的感悟。
家风家训“传”下去,乡村治理“活”起来。以家风家训为引领,大伍屯进一步完善了村规民约,将廉洁自律、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内容纳入其中,使村规民约更具有约束力和感染力。通过家风家训宣传,增强了村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减少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的发生。当邻里发生纠纷时,村干部都会以家风家训为切入点进行调解,用“家和万事兴”“和邻里,亲家人”等家风家训中的智慧,引导村民换位思考化解心结。家风家训悄然融入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成为乡村和谐发展的“强心剂”,奏响了一曲乡村善治的和谐乐章。
除了家风家训建设外,双桥镇还以“爱心超市”为抓手,通过打扫公共区域、不焚烧秸秆、参与调处邻里矛盾纠纷等就能赚取积分,总积分60分以上就可以到“爱心超市”兑换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通过“积分激励+物质鼓励”的模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级各项事务,主动践行“环境卫生美、邻里和睦美、乡村发展美、公益事业美、自治守法美”的文明新风。同时,八桥村、伏林村深化移风易俗建设,成立“邻里暖风队伍”,推动红白事新办简办,采取“固定队员+流动队员”的模式,组建成立“邻里暖风队伍”,主持或协助事主操办红白事,制止封建迷信活动和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
下一步,双桥镇将以家风家训为抓手,继续深化“爱心超市”、红白事新办简办等精神文明建设行动走深走实,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深化家风家训建设成果,让好家风成为双桥镇最亮丽的名片,为乡村建设和移风易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