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天空飘着零星小雨。南宁知名画家陈中华和张兴动来到位于葛村路的“丰兴摄影”照相馆。今年已经90岁的摄影师谢绍丰正在店里忙着招待客人。陈中华和张兴动,将画笔对准老人,为这位见证南宁大半个世纪变迁的“城市记录者”画像。
陈中华(右)和张兴动(左)展示为谢绍丰老人(中)画的肖像画。记者 李宗文 摄
谢绍丰上世纪30年代出生于广东广州,1939年,年幼的他随父母辗转来到南宁,居住在中山路。他在南宁读的小学和中学。随后,谢绍丰先后在广西电影制片厂、南宁电影机械厂工作。其间,他曾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接受培训。老人的人生始终与“光影”紧密相连 。1998年,谢绍丰在七星路的一家单位开启摄影事业新篇,为新人拍摄结婚照。2000年,老人在葛村路的“丰兴摄影”照相馆正式营业,自此成为南宁市民光影记忆的“造梦者”。从百岁老人到初生婴儿,从纸质证件照到艺术写真,无数南宁人的重要瞬间,都经他镜头定格。几十年间,他用相机默默记录城市烟火,成为南宁发展变迁的“活档案”。“从中山路、建政路到七星路再到如今的葛村路,我都生活过。南宁越来越繁荣美丽。作为南宁人,我感到非常自豪。”一些细节在谢绍丰老人的记忆中逐渐模糊,但最让他开心的是,“只要为大家拍到好的照片,大家都满意了,我就特别开心。”
陈中华(左)和张兴动(右)为谢绍丰老人(中)画肖像画。记者 李宗文 摄
当日,陈中华与张兴动在照相馆内支起画板。面对这位九旬摄影前辈,陈中华表示:“您老人家为南宁市民照相,我们以中青年画家的视角进行肖像写生画像,这既是艺术同行的致敬,也是‘画像与照相’的奇妙呼应,让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创作过程中,张兴动也表示:“照相与画像,二者都在传递百姓热爱生活的气息,这是艺术与城市烟火的共鸣。” 两位画家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谢绍丰历经岁月沧桑的神态。很快,谢老的肖像画就完成了。
陈中华(右)和张兴动(中)为谢绍丰老人(左)画肖像画。记者 李宗文 摄
此次写生,是陈中华和张兴动深入南宁各个角落采风写生的举措之一。陈中华表示,绘画与摄影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城市文化的挖掘者。作为画家,他们长期以画笔挖掘南宁文化,画水街、绘钟鼓楼,记录城市烟火气,而谢绍丰用相机守护市民记忆,见证南宁的发展变迁,这些正是城市人文传承的生动注脚。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