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以优良作风聚力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中下旬以来,南宁市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的标准,一体推进学查改,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以优良作风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一组数据印证了学习教育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8%、7.8%;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4%。

以学促干强本领

在重点园区、项目前线,党员干部学习劲头十足,这是南宁市创新推行“学干融合、战训一体”模式的生动缩影。为让党员干部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磨炼才干、增强本领,南宁市开发“跨境、向海、用智”方面的“通识课”“专业课”,将课堂开设在项目建设一线。上半年,市本级举办专业化能力培训班12期,重点培训各级“一把手”和经济发展“主攻手”、项目建设“操盘手”超750人。

南宁市组织党员干部在勤学、真学、深学、实学上下功夫,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必学议题”,纳入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的“必学内容”和各级党校、党员干部培训班次的“必修课程”,推动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坚强党性、锻造过硬作风、增强发展信心。

真查实改见成效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深入查找突出问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认真分析研判、从严审核把关,持续完善问题查摆清单。截至7月中旬,全市列入集中整治问题5490个。

聚焦突出问题,南宁市建立了集中整治台账,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销账式”落实。截至目前,市本级纳入集中整治台账500多个,制定整改措施1200多条。各县(市、区)、开发区纳入集中整治台账4900多个,制定整改措施1万多条。

为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南宁市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认真查找制度短板,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针对公办学校食材集采集配部分供应商资质不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问题,修订《南宁供应链集团集采集配项目供应商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供应商选定标准、流程,防止出现个人决策权力滥用和利益输送等不正当行为。

转化成果促提升

如何推动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学习教育成果可感可及?南宁市注重作风建设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三方面相结合,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服务为本促发展”答卷。

聚焦助力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等重大任务,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出台《南宁市“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和《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推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投入试运营,签署国外合作协议16个、国内人工智能项目43个,16家东盟企业入驻。

深入开展“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专项行动,连续3年召开民生工作大会,落实好民生工作“三张清单”,聚焦就业、教育、医疗、乡村全面振兴、“一老一小”等领域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实施8类9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及20项改革政策举措,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2.5万多件,办结民生事项87万多件。今年1至6月,全市投入民生领域支出341.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6%。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加大反颠覆反渗透反恐怖斗争力度,侦破关注人员偷越国边境案6起,打掉涉黑恶组织8个,传统盗抢骗立案数同比下降24.4%、破案率同比上升7.7%,南宁市荣获“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称号。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市党员干部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5181 记者:周小燕 通讯员:杨仕曦 甘雨民 编辑:罗竹君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