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基期“换新”啦!咱们的消费结构有哪些新变化?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总体变动情况的相对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反映通货膨胀(紧缩)的程度,可为宏观经济分析决策、进行宏观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CPI调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基期轮换。2025年,我国将开展新一轮CPI基期轮换工作。什么是基期轮换?能反映出哪些变化呢?

记者8月6日从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了解到,基期轮换就是将基期从旧年份调整为新年份,并同步更新“消费篮子”、调整权重分配、衔接历史数据等,确保CPI更精准反映当下消费趋势。

采价员正在商场超市采集CPI数据。记者 屈劼真 摄

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消费价格调查科科长周庆举了一个例子:“5年前燃油小汽车消费占主导,CPI中‘交通工具’以燃油小汽车价格为核心,如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上涨,逐渐引领小汽车消费市场,燃油小汽车消费权重大幅下降。”

其中,更新“消费篮子”是进行基期轮换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意味着,CPI一方面要新增品类,纳入住房安防设备、洗碗机、老年用品、车用电力、摄影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医疗美容服务等新兴消费。另一方面要淘汰旧品类,取消CD机、DVD播放器、传真机、CRT显像管电视机等已淘汰商品。

采价员正在商场超市采集CPI数据。记者 屈劼真 摄

此外还要优化分类,增加鲜菜、外卖餐饮、新能源小汽车等居民支出增加较快的分类规格品数量;减少茶具、其他日用杂品、燃油小汽车等消费比重下降的分类规格品数量;细化计算机、通信服务、邮递服务、网络文娱服务、西药等分类情况。

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不少居民出行的选择。记者 韦静 摄

从基期轮换上可以看到消费结构的诸多新变化。比如过去5年,新能源车、智能家居、医美服务、AI智能服务等新消费爆发,旧基期无法全面涵盖这些品类。而且,传统消费(如粮食、住房)占比下降,服务类消费(教育、文娱、旅游、出行)占比上升,需重新分配权重。

进行价格调查基期轮换既是价格统计调查工作的专业性要求,也是统计调查工作与时俱进,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性要求。新一轮CPI基期轮换后,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物价的实际变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64 记者:韦静 屈劼真 编辑:孙玥 责任编辑:黎南茜 值班编审:农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