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当年轻人的CityWalk路线悄然延伸至菜市场,他们寻找的不仅是新鲜的瓜果蔬菜,更是探寻菜市里的时尚新潮、精致日常、温情一角、智慧生活、奇珍异宝等。在南宁,不少传统菜市悄然换上了“新装”。它们叠加智能、文化与服务功能,蜕变为“15分钟生活圈”的“小确幸”,承载起了社交互动的期待与文化浸润的使命,迎接四方宾客。记者带你走进南宁市各个有特色的菜市场,让我们一起:“走,去逛菜市场!”
文化赋能传统菜市,创意碰撞市井日常,会擦出何种火花?8月4日,记者走进淡村农贸市场与内街生鲜农贸市场,扑面而来的新潮与创意令人耳目一新。
内街生鲜农贸市场有趣的标语。记者 黄敬敏 摄
文化点睛特色墙绘装扮热闹市集
步入南宁江南区淡村农贸市场,生动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摊主们麻利地码放鲜货,热情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人流中穿行,几幅色彩艳丽的墙绘陡然撞入眼帘,为烟火之地注入艺术生机。
淡村市场内创意墙绘。记者 黄敬敏 摄
细看之下,墙绘巧妙融汇壮药香料智慧与民族风情。身着斑斓民族服饰的少女,指尖轻拢散发着清香的八角与香叶;壁面精心勾勒的数十种壮药与香料,无声讲述着民族医药的古老智慧。最妙的是,画中情景与隔壁药材摊的实物陈列遥相呼应,构成一幅活色生香的“壮药风情图”。
淡村市场创意墙绘由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的师生创作完成。记者 黄敬敏 摄
“广西的香料很是出名,尤其是这浑厚饱满的八角,必须让它成为画中的主角之一。”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学生方嘉燕在创作时,特意蹲守在香料摊前,反复观察八角的色泽与棱角,只为落笔时能抓住其神韵。该校智慧城市学院的师生团队将专业知识与市场底蕴结合,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题,六天挥汗如雨,终使三幅总面积达120平方米的墙绘跃然壁上。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青年学生将文化与创意融入热闹市集。(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供图)
“我们学校与企业共建,给学生创造一个多样、丰富、能够展示自我的平台,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同时也是想将传统文化智慧通过墙绘的艺术表达融入社区环境,希望向大众传递关注自然、关爱健康的理念,让社区公共空间更有温度。”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团委副书记黄燕说。
新添的墙绘迅速成为市民游客竞相打卡的新地标。淡村市场董事长冯晓斌表示:“菜市不仅是装满‘菜篮子’的场所,更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与人情味。融入食药文化和广西特色,我们想让传统市集贴近现代审美,更让八方来客在此读懂广西。”
将特色文化大胆泼墨于热闹菜市的墙面,不仅点亮了市场,更成为深入了解广西文化的一扇新窗。
创意破圈谐趣成语点亮日常采买
谁说买菜只能枯燥询价?在青秀区内街生鲜农贸市场,平凡的采购日常被赋予了无限创意与惊喜。
内街生鲜农贸市场。记者 黄敬敏 摄
步入其中,摊位整齐划一,环境清爽洁净。穿行其间,目光总被那些别致的“文化纹身”牵引——每个摊位底座都包裹着多彩的民族纹样。抬眼望去,每个摊位门楣上跳跃的“谐音梗”令人忍俊不禁:“博览全蔬”宣示着蔬菜摊的丰富,“牛气冲天”彰显肉铺的鲜美。走近细看,连蔬菜都拥有了自己的“态度宣言”——“吃藕不丑,还很养颜”“菜也没关系,天生我材必有用”,幽默中透着生活的通透智慧。
内街生鲜农贸市场充满创意。记者 黄敬敏 摄
“这里不像买菜,倒像逛展览!很有趣的菜市场,感觉内街生鲜农贸市场相对于传统的菜市场,它显得更有生机和活力,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年轻顾客韦先生感叹。“每次旅游,我就喜欢到富有当地文化特色,又趣味十足的地方走走,留下属于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与城市记忆。所以每次我都会做好攻略,去逛一逛当地的菜市场。”游客小林说。
像小林同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爱上了逛菜市,去探索城市、体验生活。他们正从传统“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转变为“沉浸式”深度体验。
内街生鲜农贸市场创意标语。记者 黄敬敏 摄
蔬菜摊主凌姐笑得合不拢嘴:“我们市场成了网红打卡地,买菜、打卡两不误,晚上八九点还有人举着相机来呢。”当传统市集披上创意设计的轻纱,充满网感和文化巧思的表达,像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轻松解锁了年轻人对传统市场的刻板印象。它让买菜变成一场充满发现的微旅行,让市井生活因创意的点缀而变得时髦且充满共鸣。
南宁的菜市场,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潮”姿态,成为连接生活、传递快乐的社交打卡地。
复合新生南宁菜篮子焕发新活力
当最朴素的烟火气与最前沿的设计感、最深层的文化根脉激情碰撞,南宁菜市便“潮”出了圈。南宁菜市的蜕变,远不止于颜值的提升。它们正突破它们正从单一的买卖功能,升级改造为融合多重功能的复合场景。
内街生鲜农贸市场创意标语。记者 黄敬敏 摄
“如今,年轻人都喜欢在烟火气中感受和参与生活,发现生活细节与治愈瞬间。”冯晓斌介绍,在淡村市场,改变的步伐持续向前。该市场正围绕居民与游客需求,构建更丰富的场景。除了增添艺术墙绘,淡村市场新建设的社区食堂飘出家常饭菜香,共享阅览室提供精神食粮,活动室与影院则酝酿着邻里互动的新可能。一个既能满足一日三餐,又可读书、小聚、观影的多元空间已然成型。
市民在内街生鲜农贸市场买菜。记者 黄敬敏 摄
一把青翠的蔬菜、一幅生动的墙绘、一处年轻人驻足的打卡地……传统菜市,已化身集烟火创意趣味、文化浸润、科技赋能于一身的新顶流。放眼南宁,越来越多菜市循此路径蝶变。它们巧妙叠加文化展览、智慧体验、便民服务等业态,在颜值与功能上实现双重焕新。既延续着“菜篮子”的民生根基,又生长出文化涵养与社交粘性;既守护着城市记忆的烟火底色,更创造出契合现代潮流的崭新价值。在烟火气中,南宁正巧妙注入文化与创意,生动勾勒出一幅饱含温度的文明新潮图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