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广西作家协会、桂林市作家协会、桂林文学院及《南方文学》杂志社的组织下,8月6日至8日,来自南宁、北海、玉林、防城港等广西各地的20多位优秀作家代表齐聚桂林,展开了一次以“铭记历史·致敬英烈”为主题的抗战精神采风创作活动,共同缅怀先烈、重温抗战岁月。
作家们在桂林飞虎队纪念馆参观。通讯员 牛依河 摄
1938年,随着广州、武汉等地相继沦陷,桂林成为连接西南、华东、华南的交通枢纽,大批知名文化人士和文化团体云集桂林。桂林作为著名的抗战文化城,至今仍保留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广西省立艺术馆、救亡日报社旧址在内的一大批红色地标。
活动首日,作家们首先参观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史料,让作家们更真实、深刻地感受到峥嵘岁月的不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玉车、庞铁坚、陈贵根、李金兰、刘永娟、肖品林、蒋学军、何谓清等作家,饱含深情地朗诵了著名诗人艾青在桂林所作的诗歌《我爱这土地》。随后,大家又冒雨来到独秀峰下,参观山体上的抗战摩崖石刻。
作家们在李宗仁官邸采风。通讯员 牛依河 摄
次日,作家们深入探访李宗仁官邸、救亡日报社旧址、广西省立艺术馆等地。在李宗仁官邸,作家们聆听了李宗仁将军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在救亡日报社旧址,大家感受到当年新闻工作者们竭尽全力地“鼓与呼”的干劲。在飞虎队遗址公园,作家们了解了中美两国并肩作战的情况。活动最后一日,作家们前往七星公园,在三将军墓及八百壮士墓,向抗日英烈表达了最深切的缅怀与敬意。
本次活动激发了作家们的创作灵感。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北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庞白,分享了《想起长城上一棵草》:“70年过去,80年也过去了/山梁拱卫的长城,把硝烟砌成了这个国家的历史/长城上一棵野草,把苍凉凝聚成一种沉默的力量/它们告诉这个世界——长城的每一块砖,不可能只是一块砖/长城上的一棵草,不可能只是一棵草/长城内外五千年,不可能只是一个瞬间……”
李建平(右一)和作家及媒体分享抗战故事。(受访者供图)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建平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编辑《抗战文化研究》的感受,并唱响知名的抗战歌曲《在太行山上》。
广西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杨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伟大的抗战精神却具有跨越时空的巨大力量。广西作家协会作家代表参加此次主题采风活动,让更多作家用文学作品来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鼓舞更多的人唤醒记忆,不忘历史、奋斗前行。据介绍,活动结束后,作家们还将创作一批以抗战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在《广西文学》《南方文学》等报刊上发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